悲伤而欢乐的黎明 [葡萄牙]卡蒙斯

出版时间:2009-12

悲伤而欢乐的黎明 [葡萄牙]卡蒙斯 : 悲伤而欢乐的黎明,
你充满忧愁,又充满怜悯,
只要人世间尚有怀念,
但愿将这一切永铭在心。

当黎明披彩霞来到人间,
为大地带来了一片光明;
却看到有情人难分难舍,
被命运强拆散各自西东。

她看到那恋人热泪盈眶,
行行泪如雨下,
汇入江河流向远方。

她听见惜别话儿令人断肠,
真能够使烈火变得冰凉,
任你是铁石心也会悲伤。

(肖佳平译)


【赏析】
产生于法国南部的“破晓歌”是中世纪骑士诗歌的精华,描写了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叙述骑士和贵妇人夜晚幽会之后在破晓时候依依惜别的情景和感情,对宗教禁欲主义是极大的挑战。时隔几个世纪之后,卡蒙斯同样选择了黎明作为诗歌的情境,那么他所表达的与中世纪“破晓歌”的精神内涵有何异同呢?
这同样是一首彼特拉克体的十四行诗,但是诗歌的叙述者已不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将黎明加以拟人化。“一日之计在于晨”,黎明在很多诗人的眼里,应该是光明的代表,青春活力的象征。而在这里,却是带上了一丝忧郁的色调。
因此,在第一诗节,就是诗人对于黎明的感叹。它既是忧伤的,又是欢乐的,作为一个矛盾体,眼看恋人在破晓时分恋恋不舍分离的情境,它的情感也是丰富的,恋人的情绪也感染了它,所以它既忧愁,又同情,这种分别的场景是极其令人难忘的。
第二诗节,作者更是将情景加以具体化,由于命运的捉弄,有情人不得不各分东西,而不能相厮相守,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这与黎明彩霞的光明场景的到来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第三、第四诗节更是对恋人惜别场景的细节描写。一对恋人,执手泪眼,洒泪而别,从此碧天楚地,天各一方。这一切是通过黎明的眼睛和耳朵,间接地加以反映的,这是作者的独到之处。“多情自古伤别离”,离别的场景连黎明也为之动容。生死离别是人类共有的一种伤痛,是古代文学的母题。“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当时的交通远不如现代发达,通讯也是如此封闭。一别之后,也许永远水隔山遮,不能再睹芳颜了。离别产生梦,哺育爱,催生仇;离别总是把抒情主人公推向心灵的极致。舍不得,但是不得不舍,万般滋味,怎一个“离”字了得。“行行泪如雨下,/汇入江河流向远方”,这与我国宋朝词人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语句是何等相似!
在诗歌的结尾处,这种悲哀的分离情景连烈火都会冰凉,铁石心也会伤悲,这种强烈的反衬使得惜别之景更为悲怨,令人荡气回肠。

(汪璐)







为您推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瓦西里耶夫着。施钟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1月版,10万字;王金陵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版,1984年11月版,10万字。小说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名苏军准尉和5名女战士英勇截击16名空降德寇的事..

《早年的欢乐》

《早年的欢乐》:[苏]费定着。左海译。作家出版社1961年9月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30万字。连续性的3部长篇小说的第一部。描写的事件发生在1910年。由于1905年第一次革命的失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地下活动遭到..

黎明

黎明 : 4幕诗剧。爱·维尔哈伦作于1898年。中译本绿原译,海燕书店1950年出版。爱弥儿·维尔哈伦(Emile Verhaeren, 1855—1916),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圣·阿芒镇。中学毕业后在家庭油坊中工作一年。1874年进入卢万大..

《黎明风景》

活到黎明

活到黎明 : 苏联战争题材中篇小说。瓦·贝科夫(见“方尖碑”)著。本书塑造了一个自觉地以自己的身躯来阻挡敌人前进的爱国主义者——伊万诺夫斯基中尉的动人形象。他把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看得高于一切。当他看见大批的..

《待到黎明到来时》

《待到黎明到来时》:[美]韩素音着。刘国明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版。49.6万字。长篇小说。以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革命为背景,描写一位美国杂志记者、百万富翁的女儿斯蒂法妮的故事。她和一位中国外科医生、大银行家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苏联战争题材中篇小说。鲍·瓦西里耶夫著。发表于1969年。中译文载《世界文学》杂志1977年第1—2期,王金陵译。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均出版单行本。鲍·瓦西里耶夫(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