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的野心 [德国]赫尔德 : 公侯们,可恨你们为了荣名
流了各国人民的血,
为了你们的权力和财产
流尽十分辛酸的眼泪;
可是你们所拥有的,并不利用,
你们占有的,并不享受,
你们只为了妄念相争,
只为了幻想相斗!
眼泪是一种苦水,
是给你们尝的苦酒。
荣名的热烈的赞歌
将会变成诅咒,
当每一声叹息在为你们
掘好的墓边号召复仇的时候,
当你们的子孙必须偿还
你们所欠下的血债的时候!
(钱春绮译)
【赏析】
在《征服的野心》这首诗中,德国诗人赫尔德对贵族们作了辛辣的讽刺和强烈的谴责。
赫尔德不仅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也是德国由启蒙运动向古典主义过渡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具有民主思想,拥护法国大革命,是狂飙突进时期的精神领袖。因此他对贵族们的控诉甚为直接与深刻,将他们贪婪的罪孽暴露无遗,同时也预示了他们必要遭受的应有结局。
《征服的野心》共分两个诗节。全诗采用对第二人称“你们”(贵族们)直接控诉的方式,痛斥了这些王公贵族们的丑恶罪行。诗的开篇就是“公侯们”,将矛头直指这些王公贵族,并且跨越了国界,模糊了界限,就像千万支箭射向了“各国”丑恶的贵族们的喉头。一个“可恨”也透出了整首诗不满与愤怒的基调。从一开始,诗人就将这些王公贵族们的罪恶与他们的本质揭露无遗: 为了各自的“荣名”、“权力”、“财产”,流尽了百姓的泪,榨干了人民的血。可他们贪恋的目的不是为了“利用”和“享受”,而只是为了“妄念”和“幻想”。诗人用这短短八行诗句就将他们的可恨、可耻、可恶的罪行与他们贪婪的本质彻底地揭露,强烈痛斥和深刻批判了王公贵族们为了彼此间的攀比和各自的虚荣欺压百姓的丑陋行为。到了第二诗节,诗人采用倒装手法,将两个“当……”放在诗的结尾,加强了全诗谴责的意味,将批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在这里,诗人的角色从一位控诉者转变成一位诅咒者、预言家,预示出这些现在逍遥的贵族们必会遭受因果报应,接受应有的惩罚: 以“眼泪”和“诅咒”为伴。而且这个时刻并不遥远,就在他们走向坟墓、子孙还债的时候!也是在诗的最后结尾处,诗人将心中的那种愤怒与痛恨彻底宣泄。
赫尔德不是一位纯粹的诗人,由于他的多重身份,他的思想和政见,他的诗作《征服的野心》明显地带有他极为浓烈的个人风格: 语言精练直白,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特殊气息。他褪去了以往诗人讽刺批判时隐讳象征的风格,直抒胸臆,可见他的果敢与勇气,也为诗篇赋予了新的意义。
(万洁华)
《征服者贝莱》:[丹]M·尼克索着。施蛰存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2月至1959年3月版。86万字。4册。三部曲的第一部。在这部4卷的长篇小说的前两卷中,作者部分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表明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小说的主人公贝莱是..
《征服者罗比尔》:[法]儒勒·凡尔纳着。何友齐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9月版。12万字。科幻小说。描写19世纪后期,工程师罗比尔制造“信天翁”号飞行器,并驾机来到费城。他郑重宣布只有比空气重的机器才能最终征服空..
征服者贝莱 : 丹麦长篇小说。马·安·尼克索作。中译本施蛰存根据1950年英译本和1954年法译本转译,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马·安·尼克索(Martin Andersen Nexф,1869—1954),原名马丁·安德逊,生于哥本哈根一个贫困..
世界征服者史 : 记述13至14世纪蒙古族的兴起和强盛时期,是以波斯文撰写的史书。阿·居韦尼(即志费尼)于1252—1260年写成。该书长期只有抄本传世。后经伊朗学者米·嘎兹温尼作详细的校勘于1911年、1916年、1937年在荷..
出版时间:2009-12 春天的歌 [德国]赫尔蒂 : 山谷葱绿,天空湛蓝, 小小的铃兰已经开绽, 中间夹着一丛丛报春花; 山谷里的草原, 五彩缤纷多娇艳, 一天比一天更美丽如画。 喜欢五月的人啊,快来, 享受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