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歌 [德国]赫尔蒂 : 山谷葱绿,天空湛蓝,
小小的铃兰已经开绽,
中间夹着一丛丛报春花;
山谷里的草原,
五彩缤纷多娇艳,
一天比一天更美丽如画。
喜欢五月的人啊,快来,
享受这美妙世界的爱
和上帝赐与的恩惠,
它使这片大地,
变得十分绚丽,
还创造了树和花卉。
(钱鸿嘉译)
【赏析】
赫尔蒂是德国格丁根林苑派(由米勒、福斯等重要人物组成)中卓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也是德国最早写叙事谣曲的诗人之一。可惜他一生疾病缠身,28岁时因肺疾而英年早逝。
这位真诚而有才华的诗人,诗风优雅婉约。初期的作品具有“阿那克里翁体”的倾向,但很快受到英国诗歌的影响,风格发生了变化。他的某些作品突出表现了对人民,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暴政的痛恨;有的诗歌洋溢着生活的欢乐,朴实而富于感情,有民歌风味。《春天的歌》就代表了他的这一风格。1983年民主德国出版的《德国文学简史》中,曾转录了这首诗,并说:“这种民间风格赋予了林苑派抒情诗以永久性,能和他争胜的,只有克劳狄乌斯了。”
《春天的歌》共分两个诗节。在第一个诗节里,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姿多彩、清新美丽的自然画卷。从空旷无垠的山谷、草原、天空到娇小可人的铃兰、报春花,在草原的葱绿、天空的湛蓝中点缀着铃兰的洁白和报春花的艳丽,整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芳香宜人的水彩画。这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绝妙境界。清新脱俗的语句,寥寥数语间就勾起了读者对自然的向往。《春天的歌》似乎带我们迈进了欧洲的秀丽山谷,闭上眼就能感觉到自然中馨香的微风在拂面……到了第二诗节,诗人呼吁大家要走进自然,及时享受这个美丽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而在这里,我们也些许看到了基督教“爱”的教义对诗人的影响。上帝的恩赐和爱是大地绚丽、自然兴旺的源泉,是它“创造了树和花卉”,带有一丝淡淡的宗教色彩,这和中国古诗中借自然来阐释佛教超凡脱俗的意蕴是不尽相同的。
《春天的歌》积极地歌颂了清秀宜人的自然和欢快美好的生活,诗人为我们带来了大自然的纯净气息,也孕育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若是在阅读时又聆听着门德尔松的《春之歌》,那真是感官的多重享受了。
(万洁华)
奥林匹亚的春天 : 瑞士史诗。卡·施皮特勒著。完成于1900至1906年。卡·施皮特勒(Carl Spitteler,1845—1924),瑞士德语作家。生于巴塞尔州一个高级官吏家庭。曾在巴塞尔大学,及苏黎世、海得尔堡等地学习法律和神学,..
花园与春天 : 乌尔都语传奇小说。密尔·阿门·德赫勒维(Mit Amen Dehlavi,1745—1806)著。1803年初版。公认是19世纪印度标准德里乌尔都语的典范,被当局指定为印度英国文官考试的必读教材。再版数十次。中译本1982年..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冰心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60年1月版。4万字。作者1958、1959两年间所写部分散文的结集。主要包括《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记幸福沟》、《十三陵水库工地散记》、《一个最..
《春天的摇篮》:共青团上海市委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4月版。17万字。分2部分。第一部分收回忆录29篇,记述解放战争时期上海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如“六·二三”运动、反“会考”斗争、救饥救寒运动..
春天的景色 : 川端康成 (1899—1972),日本作家。性情孤僻,笃信佛教。曾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后来倾向于新心理主义。作品有 《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四年后用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