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诗社 : 由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夏菁、邓禹平、蓉子等6人发起,1954年3月成立于台北市。主要成员除上述发起人外、还有吴望尧、罗门、向明、张健、 周楚蝶、 虹、 叶珊、 吴宏一、旷中玉、商略等。诗社成立时未标榜任何主义与流派,主张自由创作观点,注重诗的民族风格和抒情表现,特别是抒情与象征手法,但实际上也是针对台湾诗坛某种倾向而言的。在台湾现代派诗歌中它比较中庸和稳健。诗社先后创办《蓝星周刊》,1954年6月由覃子豪创刊于《公论报》、后由余光中主编,1958年8月停刊; 《蓝星诗刊》 (季刊) ,1957年由覃子豪编辑;《蓝星》诗页,1958年12月创刊,由夏菁、吴望尧、余光中、罗门、蓉子、王宪阳等先后编辑,1965年6月休刊,后由向明复刊,1984年6月宣告休刊。同时,颁发“蓝星诗奖”,出版70余种诗集,10余种诗论,并多次举办现代诗朗诵会等活动。它对于推动台湾诗坛的现代化运动,具有广泛的影响。
出版时间:1989-10 乡土文学论争 : 70年代初期关于现代派文学论争后,“回归乡土”,面向现实的文学创作思潮,在台湾文坛占据主导地位。这引起了台湾官方或半官方人士的注意。从1976年初开始,台湾《中央日报》等先..
出版时间:1989-10 “五四”新文学在台湾的传播 : 1919年8月,赖和受到祖国“五四”新文学思潮的薰陶,由厦门返回台湾,带来了最早的信息和影响。“五四”新文学的全面传播则始于白话文的介绍和提倡。1921年初《台..
出版时间:1989-10 新民会 : 1920年1月11日成立于日本东京。1920年1月8日,受五四运动思想影响的留日台湾知识分子、原“启发会”成员共十二人,受蔡惠如的邀请,在神田中华第一楼召开了创立组织协调会,商议通过了..
出版时间:1989-10 女性文学的创作潮流 : 台湾的女性文学是泛指女作家创作的,以反映妇女生活和命运为主要内容的作品。日据下的台湾新文学、基本上没有出现较有影响的女作家。50和60年代开始出现一批女作家,并形..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的新剧运动 : 台湾的戏剧运动,从二十年代前期开始,作为新文学形式之一的新剧,处于过渡时期的文明戏,以及新旧混合交杂的歌仔戏、鲈鳗戏等多种形式,始终此起彼伏地发展着。但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