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中庸解:1卷。
吕大临(1040~1092),京兆兰田(今属陕西)人,字与叔。初学于张载,后转入二程门下,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
以荫入仕,后登进士第,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着有《芸阁礼记解》、《考古图》等。《中庸解》一卷,载《程氏经说》卷第八,在《二程集》内。实出自吕大临手笔。朱熹已有详明辨证。《朱子语类》卷六十二:“向见刘致中说,今世传明道《中庸解》,是与叔初本,后为博士演为讲义。先生又云:尚恐今解是初着,后撮其要为解也。”
为您推荐
[四书]中庸分章:一卷。
此书以“天命之谓性”以下为第一章,“仲尼曰”以下为第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以下为三章,“道不远人”以下为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以下为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以下为六章,“鬼神之为德”以..
[四书]中庸管窥:一卷。
廖纪,字时陈,一作廷陈,东光人。弘治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卒赠少傅。撰有《大学管窥》、《童训》等。此书不用朱熹章句,亦不从郑玄旧注,分《中庸》为二十五段,与章句同者十四段,其余分段大多牵强,未能深思文..
[四书]中庸指归:一卷。
黎立武字以常,新喻人,咸淳中举进士第三,仕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中庸》之学传自程子。后诸弟子各述师说,门径遂异。游酢、杨时之说为朱熹所取。而郭忠孝《中庸说》以中为性、以庸为道..
[四书]中庸解:1卷。
吕大临(1040~1092),京兆兰田(今属陕西)人,字与叔。初学于张载,后转入二程门下,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
以荫入仕,后登进士第,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着有《芸阁礼记解》、..
[四书]论语注:十卷。
韩愈(768~824),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河北通县东),故亦称韩昌黎。愈生三岁而孤,兄嫂养之。
幼年刻苦学儒,日记数千言,及长,尽通《六经》,擢进士第,官至京兆尹、御史大夫。他一生宏扬儒学,首..
[四书]伊川先生改正大学:一卷。
程颐(1033-1107),洛阳人,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曾和兄程颢受业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并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
为学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