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中庸义:一卷。
杨时(1053~1135),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字中立。熙宁进士。
调官不赴,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为程门“四先生”之一。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以着书讲学为事。
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有《二程粹言》、《龟山集》。
《中庸义》是杨时阐述二程思想的代表作。杨时受学于二程时,曾“得其绪言”,深知《中庸》之书的重要。
但是,“熙宁以来,士于经盖无所不究,独于《中庸》,阙而不讲”。因此,杨时立意着《中庸义》,以广“道学之传”。
其《序》说:“予昔在元丰中,尝受学明道先生之门,得其绪言一、二,未及卒业而先生没。继又从伊川先生。未几先生复以罪流窜涪陵,其立言垂训为世大禁,学者胶口无敢复道。
……于是追述先生之遗训,着为此书。以其所闻,推其所未闻者。虽未足尽传先生之奥,亦妄意其庶几焉。
学者因吾言而求之于圣学之门墙,庶乎可窥而入也。”《中庸义》在《龟山集》卷之四。
《龟山集》有《四库全书》本,四十二卷。
为您推荐
[四书]中庸分章:一卷。
此书以“天命之谓性”以下为第一章,“仲尼曰”以下为第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以下为三章,“道不远人”以下为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以下为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以下为六章,“鬼神之为德”以..
[四书]中庸管窥:一卷。
廖纪,字时陈,一作廷陈,东光人。弘治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卒赠少傅。撰有《大学管窥》、《童训》等。此书不用朱熹章句,亦不从郑玄旧注,分《中庸》为二十五段,与章句同者十四段,其余分段大多牵强,未能深思文..
[四书]中庸指归:一卷。
黎立武字以常,新喻人,咸淳中举进士第三,仕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中庸》之学传自程子。后诸弟子各述师说,门径遂异。游酢、杨时之说为朱熹所取。而郭忠孝《中庸说》以中为性、以庸为道..
[四书]中庸解:1卷。
吕大临(1040~1092),京兆兰田(今属陕西)人,字与叔。初学于张载,后转入二程门下,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
以荫入仕,后登进士第,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着有《芸阁礼记解》、..
[四书]中庸义:一卷。
杨时(1053~1135),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字中立。熙宁进士。
调官不赴,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为程门“四先生”之一。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以着书讲学为事。
晚年..
[四书]论语范氏注:一卷。
宁(339~401),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浙川东)人。历官余杭令、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后免官。
少笃学,多所通览。恶玄风使儒学日替,斥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纣。勤经学,终年不辍。
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