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兴趣结构

    延缓兴趣结构 : 新闻写作学术语。指按心理反馈效应及兴趣持续规律为标准安排材料的消息结构样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尽量吸引读者注意并使其饶有兴趣地一口气读完消息为出发点。它与“‘倒金字塔’结构” 的最显著区别是既有吸引力强的导语,但,又不把最精彩动人的、最重要的材料置于篇首,而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尽量延后这些材料安排的次序。
“延缓兴趣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指凡具有前述效果者,均可纳入 “广义延缓兴趣结构”,含 “狭义延缓兴趣结构”、“悬念结构”、“积累兴趣结构” 等 (参看各条目)。
“狭义的延缓兴趣结构”,通常被直接而简洁地称为 “延缓兴趣结构”。其要点是: (一) 有一个能唤起读者兴趣的导语,以使读者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一开始就有兴趣阅读该消息; (二) 在新闻主体中开始安排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与参与心理的较精彩的或重要的材料。但,仍要注意这类材料勿在主体开始便一次 “抛” 净,而要逐步、逐段地、巧妙而又合理地依次安排,以期产生使读者越读越想读的心理反馈效果,即尽量较持久地延缓读者阅读兴趣; (三) 最精彩、最关键、最重要的材料做为“新闻文眼”要在最恰当而非最后的段落或部位出现,以把读者的兴趣及情绪推向高潮,从而接受了新闻所蕴含的多重信息,也潜移默化地领悟并接受了新闻的主旨及其导向,产生最佳阅读效果; (四)无论是广义“延缓兴趣结构”,还是狭义“延缓兴趣结构”,其题材都有着严格的选择性。该结构必须用于适合其特点之题材,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弄巧成拙,效果则适得其反。

为您推荐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邓友梅(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50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烟壶》、《那五》、《我们的军长》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仅在童年上过四年学,生平成绩全靠读书自..

刘绍棠论凭兴趣读书

刘绍棠论凭兴趣读书:刘绍棠自述“我这个人读书全凭兴趣,杂乱而散碎”,后来又认识到“不能永远以兴趣为主导,应该学会坐冷板凳硬着头皮读书”(《杂碎》)。他在谈到自己凭兴趣来读中外文学作品的经历时,有过一番精彩而直白的..

阅读兴趣与习惯②

阅读兴趣与习惯 : 阅读兴趣指对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兴致;阅读习惯指阅读实践中养成的不需意志努力就自动进行的行为倾向。阅读兴趣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对于激发联想,唤起情感体验,增强理解和记忆都有一定的积极作..

兴趣

兴趣说

兴趣说: 《诗辨》“吟咏情性,唯在兴趣。” 是严羽提出的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兴”指诗人对外界事物的感触所发生的的情思,也是联想、委婉含蓄等表现手法,“趣”相当于诗歌的韵味。大意是说诗歌应是抒情的,要有真实感受,通过..

《小学生兴趣作文》

《小学生兴趣作文》:朱恒平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1990年8月版。80万字。是作者对全国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年级作文(包括说话)训练作了精心设计,采用古今中外几十种激发儿童兴趣的方法,如:讲故事、唱歌曲、读儿..

延缓性导语

延缓性导语 : 不直接叙述主要事实,而是先描绘一个场景、一个细节,或先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吸引读者的导语形式。多用于时间性不太强的新闻中。延缓性导语以深度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读者。“描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