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 : 新闻写作学术语。指消息写作中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结构样式。是现行消息写作中最常见的结构选择。其要领是: (一) 准确、迅速地辨明新闻内涵的最高价值、新闻的关键、要害或本质性的因素,经过组织与提炼,将其置于消息的开头部分;(二) 重要性次于开头的各个部分 (含部分新闻背景、新闻要素、新闻过程的展开或结果及其影响、反馈、由之而产生的预告与预测等) 按递减顺序,依次下排。排列中注意 “递减” 顺序的贯一性与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起承转合; (三) 使用 “自然结尾法”,指按前述顺序安排完毕,顺势束笔。即: 不在结尾处补充重要性超过开头或主体部分的新材料; 不在结尾处抛出新的背景材料; 不在结尾处做强调性总结; 不在结尾处再 “画龙点睛” 式地揭示新闻主旨; 不在结尾处升发新的主题、补充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及其他任何新的思维信息; 不在结尾处提出新的问题 (含质疑、反诘、驳论等); 不在结尾处做某种暗示或出示某种反馈、影响; 不在结尾处预测或预告未来。反之,均会破坏 “重要性递减”的原则与方法。按前述诸主要要领结构样式组织材料、写出消息的结果,必然形成下列模式,故与“正金字塔式”相区别地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最重要的材料
重要性仅次于前者的材料
重要性次于第二段的材料
次于第三自然段者
以下类排
自然完毕。
“倒金字塔式结构”与通常之“倒叙结构”不能等同:首先,其组织材料标准各异,前者以材料的重要性为标准;后者以事实发生顺序或叙述顺序为标准;其次,只有当材料重要性与倒叙标准偶合时,可能出现以“倒叙”方式的开头,但,开头后的材料顺序又会发生差异。前者仍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主体与结尾,而通常之“倒叙结构”,则往往回到了“倒叙”后的“顺叙”(即按事实发生的常规先后次序依次叙述);再次,前者导语、副导语或主体的开头,有可能融汇或插入重要背景材料、重要意义、重要反馈等材料。而此时,仍不会改变其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常规顺叙中出现上述情况后,则将依据插入材料的多少构成“插叙”手法及“插叙与顺序相结合”的叙述顺序与方法,这时出现的结构,必然不会是单纯的“倒叙结构”。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起源与演进,其说不一:一说认为这种结构是美国内战初期电报电话催生下的产物。电报电话的问世与风行的新闻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人们争相使用电报电话以最快速度传递新闻信息,电报、电话促进了新闻传播。但是,它们又满足不了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一则是因为电报电话的时限与篇幅的制约,它们强迫记者在电报电话中突出要害、明快简洁、开门见山;另则,当时的电报电话技术水平有限,时常中断传递,于是迫使记者们在中断传递之前尽量“先把要害事实传播出来”,这样,即使发生故障传播中断,那么,抢先发出的一段仍可独立使用。一说认为:这种结构是美国内战后,自由竞争市场的形成后,记者使用客观报道手法的产物。自由竞争迫使记者只把事实呈现给读者,由读者完成选择、判断。这样一来,报道必须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关键事实鲜明无误并摒弃主观议论评说。第三种意见,认为这种结构是由内战初期出现的不只一则只有一句话的消息演变而来。其例证,均引用1865年4月14日美联社记者弋布莱特所写的消息: 《华盛顿·1865年4月14日致美联社电: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可能受重伤》。
第三种说法的代表人物为纽约大学的博士生戴维·T·Z·明迪奇(David T.Z.Mindich)。他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提出:用“倒金字塔结构”写消息的第一人并非是新闻记者,而是林肯的陆军部长埃德温·M·斯坦顿(Edwin M·Stanton)。其过程如下:在事件发生后片刻,随即有人向其报告了这一突发事件,他火速奔赴现场,然后,在总统的急救室内发出追捕刺客、全城戒严等命令,同时,令其下属尽快收集现场目击证据。事件发生三小时后,他依据现场勘察及收集的情况写出了首批电文,其中一篇发给了纽约军事长官迪克斯将军,迪又立即将该电文发往各大报纸。在《纽约先锋》报的头条上(在内容不变,只做少量删减的情况下)登出了这则电文稿。见报稿的全文如下:
“陆军部,华盛顿4月15日凌晨1时半电
陆军少将迪克斯:
今晚大约9时半(后来有人提出此时间要素待核实),总统在福特剧院同其夫人及哈里斯夫人、拉思本少校一起看戏时遇刺。刺客是在闯入总统私人包厢后,从总统身后开枪的。
随后,刺客挥舞凶器,跳上舞台,向剧院外逃去。
子弹击中总统脑后,几乎穿透大脑,伤势惨重。
总统已不省人事,生命垂危。
大约在同一时间,一刺客(不知是否同一个人)借口检查房间闯入国务卿苏厄德先生的公寓,冲进卧室向其咽喉连刺大约二至三刀,同时还向面部猛刺二刀。
我真希望伤势不是致命的,真希望 他们能幸免于难。
保姆的惊叫声惊醒了住在隔壁房间的苏厄德之子弗雷德里克·苏厄德先生,他连忙走向父亲的房间,并与刺客在门口相撞,刺客向其连刺数刀,如今他能否被抢救过来也是一个未知数。
看来总统似乎不可能活过今晚。
格兰特将军及其夫人曾被告之今晚同总统一起看戏。但他下午六点钟动身去了伯灵顿。
不久前,在有格兰特出席的一次内阁会议上,曾经讨论过目前时局。当时总统会上非常乐观自信,极友好地谈到了罗伯特·李和其它联邦,以及维吉尼亚政府的成立。
现在,除了国务卿苏厄德之外,全体内阁成员都守候在总统身旁。
我刚刚看过苏厄德先生,但他和弗雷德克仍不省人事。”

弋布莱特在了解详情后,继其 “一句话新闻”后,又写了一篇详细报道,其开篇为: “林肯总统和夫人今晚与其朋友们一道光临福特剧院,观看 《美国表兄》 的演出。” 第四段才写到总统被刺。鉴于其并未把最重要的置于第一段,后来有人认为这是时间顺序结构的写法。持此类看法者由此认为即使不能绝对论断斯坦顿是第一个使用 “倒金字塔结构”的唯一的 “首创者”,但是,他仍不失为第一批使用该结构的人。
持此种看法者,还进一步证明 “倒金字塔结构”是信息控制与 《战争日记》 体的产物: 斯坦顿很早便是美国著名律师,在华盛顿联邦法院广泛出庭执业,声誉卓著。1860年12月被布坎南总统任命为首席检查官,其职业对形成其文风,不无关系。被林肯总统任命为陆军部长后,仍行使新闻检查官职权。他不仅设置机构负责新闻发布,严格检查新闻稿件内容,并控制包括格兰特将军在内的电话线,监控所有电报、电话公司,并逮捕过记者,曾一度实现了他对信息的全面控制意图。但,当他发现与林肯新闻政策 (由政府对新闻的半官方控制转向依靠政府力量的吸引力去管理报纸,让政府面向新闻界,使以党派为基础的新闻组织面向广泛的新闻传播) 有悖时,转向了 “信息综合” 方向。他全面综合新闻信息,在 “ 《战争日记》” 的标题下,写出一条条消息式电文,然后,由一些行政长官发布给新闻界,这些消息多居于头版头条。一些史学家曾评论他醉心于所有重要消息。他仍然以有效方式控制着新闻界,并在客观上形成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的 “信息共享” 局面。并以其写作风格影响报界。如他曾拘留从前线归来的记者亨利·温 ( 《纽约卫报》),不准其向报社发稿,此事被林肯撞见,林提出必须向陆军部先行汇报情况,再发稿。于是,温用时间顺序写成稿件,第13段才交代 “战斗胜利”。而斯坦顿便据温之材料写成一篇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电文,短小精悍,并一句话一个信息(参看美国 《新闻月刊》 1993年第8期戴维·T·Z明迪奇 《埃德温·斯坦顿 《倒金字塔结构和信息控制》;《新闻建设》 1994年第3期武汉大学新闻系单波编译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起源的再考察与再评价》)。
持第四种看法者则认为前述三种说法所提供的事实,证明了他们的看法都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倒金字塔结构”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形成的远因、近因,认为: 一种结构的形成都是历史与实践的过程,其各个侧面,无法割裂,应综合分析。与此同时,还应参照消息导语的形成过程。一些类型 (如 “直叙式导语” 等) 的问世与衍进,与消息结构 (特别是“倒金字塔结构”) 的形成,具有相辅相成之工。
“倒金字塔结构”,在中国的形成与演进,引进之因不可忽略,但亦有其自身的形成内因与基础。早在 《尚书·禹贡》 中,便可见 “将最重者置于篇首”之端倪。《禹贡》 开篇为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然后,才按九州在中国的地位重要作用的次序,递次分叙。至于中国古史,则更重于 “一句话结构”。而在1644年8月8日至16日李自成发出的 “牌报” 中,更有将最重要者置于报首篇首之例。如 “今报……皇上统领大兵三百五十万,七月初二从长安起马,三路行岳,指日前来。” 不过,中国式的 “倒金字塔结构” 的正式形成,则在中国近代报刊问世、中国人开始撰写新闻消息之后。30年代,中国报界曾称之为 “倒三角” ( “▽”) 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写作中的重要结构样式,但不是唯一的结构样式。与之并存的,尚有多种消息结构样式。

为您推荐

倒金字塔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

倒金字塔式结构(新闻)

倒金字塔式结构:新闻结构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即以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内容。一篇新闻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

非倒金字塔式结构(新闻)

非倒金字塔式结构:相对于“倒金字塔式结构”而言,除“倒金字塔式结构”之外的各种新闻结构形式的统称。常见的有:金字塔式结构:也称“编年史式结构”,即按照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同“倒金字塔式..

金字塔报(新闻)

太阳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 : 美洲古代最大的金字塔。位于墨西哥城东北50公里处的古城特奥蒂瓦坎遗址。该城繁荣于300~650年。金字塔可能建造于 300年前后,是该城的主要建筑物之一。高达64米,边长216米,用火山石砖砌成,上面覆..

金字塔

金字塔 : 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由于汉字中"金"字的外形与其相似,因而汉语中称其为"金字塔"。英文中原意指底边为三边或四边的立体三角形。   保存至今的金字塔约为80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 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是一种传统的消息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