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兴趣 : 宋代严羽对诗歌审美特征的认识。语出《沧浪诗话·诗辨》:“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从诗歌吟咏情性着眼,强调诗人感物起兴以及感兴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并由此将“兴”和“趣”合为一个概念,用来表示诗歌的审美特征。这是很有艺术眼光的。诗歌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首先来自作者得之于生活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就是“兴趣”。优秀诗作的“兴趣”具有无迹可求、浑然自在的特点,使人不知其神之所以神,不知其美之所以美。由于严羽用以形容“兴趣”的一段文字借自佛家语,遂使人误以为严羽说的“兴趣”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这是不对的。严羽说的是“盛唐诸人”,显然兼容不同风格,而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是大多数优秀诗作都具有的特点。“兴趣说”是严羽对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贡献,它突出了诗歌的审美特性,强调了艺术形象之于诗歌的作用,描述了诗歌美感的特点。它上承司空图的“味外说”,下启王士祯的“神韵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宋代,以及在格外重视诗歌理性内容的整个中国古代,严羽的“兴趣说”以其强烈的审美色彩而令人瞩目。

为您推荐

毛姆论为兴趣而读书

毛姆论为兴趣而读书: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在圣托马斯医学院毕业后,1897年取得开业资格。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897)即以做产科医生的经验为题材,并使之弃医从文。1908中在戏剧方面取得大成就,4..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邓友梅(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50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烟壶》、《那五》、《我们的军长》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仅在童年上过四年学,生平成绩全靠读书自..

刘绍棠论凭兴趣读书

刘绍棠论凭兴趣读书:刘绍棠自述“我这个人读书全凭兴趣,杂乱而散碎”,后来又认识到“不能永远以兴趣为主导,应该学会坐冷板凳硬着头皮读书”(《杂碎》)。他在谈到自己凭兴趣来读中外文学作品的经历时,有过一番精彩而直白的..

兴趣说

《小学生兴趣作文》

《小学生兴趣作文》:朱恒平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1990年8月版。80万字。是作者对全国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年级作文(包括说话)训练作了精心设计,采用古今中外几十种激发儿童兴趣的方法,如:讲故事、唱歌曲、读儿..

兴趣

兴趣:【兴趣】原为一般的美学范畴,多指为审美主体为审美对象所激发的情兴意味。 用在诗歌领域,则指诗歌形象所蕴含的神情意味。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日体制,日格律,日气象,日兴趣,日膏节。 ”对此,陶明潜作..

积累兴趣结构

积累兴趣结构 : 新闻写作学术语。指按心理反馈效应及兴趣持续规律为标准安排材料的消息结构样式之一。属广义“延缓兴趣结构”,其要点大致同于“延缓兴趣结构”,但又与狭义之“延缓兴趣结构”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