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1931- ),作家。

山东平原人。1950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烟壶》、《那五》、《我们的军长》等。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

仅在童年上过四年学,生平成绩全靠读书自学而来。曾自述其读书之初云:“我读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也是我读的第一本课外读物,是《水浒》。……上到小学四年级……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不仅有两玻璃柜书,而且有桌椅。我偶然进去一次,发现了这个天堂,从此风雨阴晴,从不缺席,一下了课就钻了进去,直到闭馆才回家。

……尽管有许多字不认识,许多细节看不懂,这可一点也不妨碍我的欣赏、感受。

”“我十二岁从部队精简下来,……。唯一的乐趣就是用分来的头钱租书看。……使我增长了不少社会知识、人情事故,看到了不少大千世界的生活现象;……使我得到了文学创作的入门知识”(《读书二题》)。

从自己独特的读书经历出发,邓氏认为当一个人接受了文学理论的正规训练后,读书往往受到束缚,“再没有以前读书那种完全投入、如醉如痴的快感了!”只有“兴之所至”地阅读,“才重又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他说:“倒是那些随意而读、兴趣极浓、全心投入、不抱什么学习借鉴目的而读的‘闲书’,久久不忘,在我写作时有形无形得到了帮助。”于是他在《读书的兴趣》这篇文章中提出:“读小说、杂书、闲书,大可不必给自己定太多规矩,哪本有趣读哪本。法国的西蒙得过诺贝尔奖,可是我不懂,读起来自己没兴趣,略翻翻知道个大概算完。某个作家虽然名气不如西蒙大,但我读了入迷,就多读两遍。……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自然高尚,读梁羽生、琼瑶也没什么不应当。

文学的欣赏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只要内容健康,管他是通俗文学还是纯文学,世界水平还是不够水平,哪本读来有趣读哪本,自己满意就好。

为您推荐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邓友梅(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50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烟壶》、《那五》、《我们的军长》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仅在童年上过四年学,生平成绩全靠读书自..

约翰逊论读书

约翰逊论读书:撤缪尔·约翰逊(1709-1784),英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生于书商家庭。曾入牛津大学学习,因贫辍学。后到伦敦,以写作为生。1747年至1755年编纂并出版《英语词典》。主要作品有《诗人传》、《漫谈》和文艺评论..

蒙田论读书

蒙田论读书:蒙田(1533-1592),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研究者。自幼受良好教育,并在图卢兹大学攻读法律。曾在波尔多法院任职13年。1570年集中精力从事写作。1580年《随笔集》头两卷发表。蒙田读书有他自己的一套经验,“如..

杨匡汉论读书三层次

苏格拉底论读书

苏格拉底论读书: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一生擅长辩论而不事笔耕,其思想和言论均见于他的学生的着述。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可以“勤苦学习,追求知识,或者能更好地把所听到、看到或学..

沙叶新论读书之乐

沙叶新论读书之乐:沙叶新(1939- ),南京人。现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他说“书是我的命。古人云:‘士大夫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则道:‘沙叶新一日不读书,便觉腹中空空,气息奄奄。’”“酒鬼闻酒香而下马,我..

鲍昌论人生寂寞好读书

鲍昌论人生寂寞好读书:鲍昌(1930-1990),沈阳人。曾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庚子风云》等。曾回忆中学时常去一赵姓同学家中借书,其父藏书颇丰,加之书室幽雅,“读书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