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

    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 : 向各类特定对象播出各种教育节目的总称。广播社教节目形式之一,相对于非特定对象的普遍教育节目而言。广播宣传要有针对性,针对听众需要进行广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同对象的听众有不同的要求和兴趣爱好。根据各类听众的需要制作和播出各种教育节目,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的根本任务。
广播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分类别分层次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听众,对广播社会教育传播的内容有不同的需求,这是特定对象教育节目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类别和层次,一般按照对象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划分。这些类别或层次,根据需要和可能,多数可办成对象性教育节目。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听众对教育内容的不同要求,给广播社会教育带来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也为广播社会教育工作者提供广阔用武之地。
对象有类别和层次之分,从而形成对象性教育节目有类别和层次之别。如面向农民的《对农村广播》、面向少年儿童的《对少年儿童广播》、面向青年的《对青年广播》、面向残疾人的《对残疾人广播》,等等,均为按类别或层次举办的对象性教育节目。对象性类别或层次可在节目中体现,也可出现于栏目之中,没有一定的规格。两者的关系是:以对象类别或层次制作和播出对象性教育节目,从节目和栏目内容体现对象的类别或层次。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的传播对象指向单一性,传播内容指向特殊性,传播形式指向多样性。这是各种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的共同点。

为您推荐

《艾希广播剧选》

《艾希广播剧选》:[德]艾希着。张荣昌编选,多人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4月版。29万字。作者是早期文学团体“47”社的成员。本集译介他的广播剧8部。《梦》(1950)由5个梦组成,在第一个梦里,舒尔茨一家三代30多年来被..

教育诗

教育诗 : 苏联长篇小说。作者A·C·马卡连柯(АнтонСемёнович Макаренко,1888—1939),苏联教育家。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曾做过小学教师,十月革命后,曾领导高尔基劳动教养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从..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 法国小说。福楼拜(见“包法利夫人”)著。1869年出版。有李健吾及冯汉津、陈宗宝等人的中译本。 小说基本上以19世纪中叶的巴黎为背景,通过一个思想平庸、性格懦弱的青年日益堕落的生活道路,反映出当时的社..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90年优秀广播稿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1988—198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1988—1989)》:中国国际广播学会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5月版。48万字。汇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88年和1989年两个年度获全国及国际广播节目奖的作品共155篇。其中包括:名牌节目奖、..

《元帅教育家》

《元帅教育家》:副名:刘伯承元帅传记文学之五。齐生平着。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4月版。14.6万字。刘伯承不仅是着名的军事家,而且是着名的教育家。本书从1950年6月刘伯承离开重庆着手筹办军事学院开始,写到1959年9月他在反“..

审美教育书简

出版时间:1993-09 审美教育书简 : 德国诗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著。该书又译《美育通信》或《美育书简》。它包括27封信,最初是作者于1793年写给丹麦王子奥古斯丁公爵的。1794年信被火焚,作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