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藏书甚富,喜博览。
为了夜以继日地读书,他时用圆木做枕头,名为“警枕”。读书犯困时,枕着它睡觉,身体稍有翻动,圆木滚落,即可从梦中惊醒,重新攻读。
或用冷水洗面,激醒神志。
其读书强调“诵读”。他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寐时,咏其文,见其义,所得多矣。”当然,他注重诵读名着,并不是什么书都要成诵。
司马光读书着书成绩显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诵读式读书方法。 参见 司马光读书堂
司马光藏书甚富,喜博览。
为了夜以继日地读书,他时用圆木做枕头,名为“警枕”。读书犯困时,枕着它睡觉,身体稍有翻动,圆木滚落,即可从梦中惊醒,重新攻读。
或用冷水洗面,激醒神志。
其读书强调“诵读”。他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寐时,咏其文,见其义,所得多矣。”当然,他注重诵读名着,并不是什么书都要成诵。
司马光读书着书成绩显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诵读式读书方法。 参见 司马光读书堂
司马光诵读法:司马光藏书甚富,喜博览。为了夜以继日地读书,他时用圆木做枕头,名为“警枕”。读书犯困时,枕着它睡觉,身体稍有翻动,圆木滚落,即可从梦中惊醒,重新攻读。或用冷水洗面,激醒神志。其读书强调“诵读”。他说:“书不可..
朱自清论诵读: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本名自华,号秋实。生于江苏东海,长在扬州。文学家、学者。1917年入北京大学,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大陆。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抗战期间..
司马迁读书: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87)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生于史学世家,宋人郑樵说:“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通志·总序》)。幼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年十岁则诵古..
司马相如读书窟:位于四川梓潼县西南1公里处的长卿山上,相传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赴长安途经此地时的读书之处。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少好学。擅弹琴、击剑。曾任武骑常侍等职。后过临邛,娶卓文..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历官国子直讲、直秘阁开封府推官、知谏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立,擢为翰林学士。他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