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647—735)

司马承祯(647—735): 唐道士、道教学者。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少好学,不求仕宦,师事潘师正。后隐天台山,传授弟子。善篆、隶,自成一体,号称金箭刀书。也称天台派。武后、睿宗、玄宗多以礼待之,并受法于他。其思想融合释儒,以正心诚意与止观学说,阐发道教,修炼主五“渐门”(即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五道渐进门径),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修道阶次”)等。对后世道教影响较大。弟子有七十余人。著有《坐忘论》、《天隐子》等。

为您推荐

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

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

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子。曾从董仲舒、孔安国等经学大师受业。二十岁出游江淮、齐鲁,采集传说,并观孔庙车服礼器及诸生习礼。后为郎中。汉元封三年(前 10..

司马谈(?—前 110)

司马谈(?—前 110): 西汉史学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武帝建元至元封间为太史令,尊称太史公。推崇黄老之学,著《论六家之要旨》,认为阴阳、儒、墨、名、法诸家皆有其弊,唯道家..

司马耕

文章西汉两司马

文章西汉两司马:西汉文坛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赋,当时散文以司马迁成就为最高,赋以司马相如成就为最高,故名。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列“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为一篇,并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彪➀

司马彪:(?-约306) 西晋史学家。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晋宗室。历官骑都尉、秘书郎、秘书丞、散骑侍郎。博览群籍,尤留心史实。曾以当时所有东汉史书记述烦杂,而安帝、顺帝以后史事亡佚颇多,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

司马法➀

司马法:古兵书。旧题司马穰苴撰。穰苴,春秋时齐人。《史记》传称:“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老《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太史公自序》又曰:“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本书乃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