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枢编读法

袁枢编读法:

宋朝史学家衰枢(1131-1205),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担任过国史院编修官。他特别喜读《资治通鉴》。当他第一次阅读《通鉴》时,只觉得此书博大精深,十分叹服。复读,发现了问题。

再读觉得光消极地读不行了,该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心得。他认为,《通鉴》的缺点之一是读起来颇为烦难。

浩博的内容按年月来编排,一个事件经过好多年,要翻很多册书才能弄清事情始末。于是,决定重编一本书来弥补《通鉴》的缺点。他把《通鉴》中分散记述的事件集中起来,以事件为中心,仍按《通鉴》原来的年次抄上原文,把司马光的“论”也抄上,最后加上一个题目。这样共编了239个事目,写出了《通鉴纪事本末》一书。这本书出版后,对读《通鉴》的人帮助很大,要知晓某一事件经过,只要翻看《通鉴纪事本末》就行了。这种“编读”法,对书中知识加以整理编排,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效用,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他人。

为您推荐

韩愈读书法

韩愈读书法: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

倪宽怀书而耕法

倪宽怀书而耕法:西汉儒生倪宽,名列公孙弘、董仲舒之后。年幼时,家境贫寒,不得不替人家打工。但他酷爱读书,到田里干活的时候,总是把经书带在身边,休闲时辄读诵,利用劳作间隙进行学习。后来,他当上了左内史,官爵一直升到御史大夫..

廖燕读无字书法

廖燕读无字书法:廖燕(1644-1705)初名燕生,字人也,号柴舟,曲江(今属广东)人。清代文学家。家贫好学。本为诸生,后厌弃科举八股,专事论着。其文恣肆犀利,对程朱理学及儒家传统史论多持异议。论诗反对模拟堆砌,所作抒写怀抱,不事雕..

吕祖谦读书学文法

陶弘景书事对照读书法

陶弘景书事对照读书法: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医学家、文学家。曾把《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药物730种进一步分类注释,编成《本草经集注》。后世编纂本草书籍时,据为蓝..

孔子读书法

孔子读书法:孔子是我国读书理论的奠基人。他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既是其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最早形成系统的读书方法论,是中国读书史上珍贵的精神遗产。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1)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

袁桷用志如一读书法

袁桷用志如一读书法:袁桷(1266-1327),字伯长,庆元路鄞县(今属浙江)人。元代学者。有《清容集》。生平熟习掌故,长于考据,诗格清隽,造语工致。在《清容居士集》卷22《新书自叙》中,袁桷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而不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