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棻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17.6万字。共8章,分别阐述德育一体化的意义,学校、家庭、社会与青少年的社会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整体影响、社区教育与德育一体化,青少年思想品德不良的成因和矫治,学校、家庭、社会对德育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应建立一个新的德育模式,即学校联系社会,社会参与学校,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
《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
《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
胡守棻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17.6万字。共8章,分别阐述德育一体化的意义,学校、家庭、社会与青少年的社会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整体影响、社区教育与德育一体化,青少年思想品德不良的成因和矫治,学校、家庭、社会对德育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应建立一个新的德育模式,即学校联系社会,社会参与学校,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
《家庭与世界》:[印]泰戈尔着。董友忱译。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版。18.4万字。“国货运动”的浪潮冲击着孟加拉邦,也冲击着碧莫拉的新家庭。碧莫拉的丈夫尼基莱什原来是她崇拜的偶像,但由于尼基莱什仍然倾销舶来品,使..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苏]尼·诺索夫着。孙广英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版,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9月版。12.3万字。儿童小说。小学生马列耶夫学习不用功,算术成绩常常不及格。新学期开始,转学生西什金成了他的同桌和..
《家庭的幸福》:[俄]列夫·托尔斯泰着。林楚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20.7万字。收入中短篇小说10篇。其中有使法国作家莫泊桑深为叹服而被俄国医学文献列为医生必读书的着名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有自..
《双重家庭》:副名:“私人生活场景”之三。[法]巴尔扎克着。傅雷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25万字。包括作者《人间喜剧》中“私人生活场景”的6个中短篇小说,即《亚尔培·萨伐龙》、..
学校 : 苏联自传体中篇小说。阿·盖达尔著。1930年出版。中译本有新华书店1950年出版,叶至美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出版,李俍民译;三联书店1951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出版,任溶溶译。阿·盖达尔(Арка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