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得神传,笔精形似

意得神传,笔精形似:【意得神传,笔精形似】关于处理形神关系的正确方法之一。
唐张九龄《宋仪君写真图赞并序》:“意得神传,笔精形似”。
强调神似,反对单纯追求形似。
他以形神兼备作为文艺创作的理想境界,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物象之神,必须先得物象之意,故隆提山“传神写意”说。
意不同于形,而写意又不能不写形。
对任何物象的描绘,都力求似,追求真。
在形貌真的基础上求得本质的真,即形似后求神似。
唐白居易说的“形真而圆,神和而全”(《记画》)和明陆时雍说的“形全神足”(《诗镜总论》)就说明了这个意思。
形似来自精确的刻画,形似才能传意,意得才能传神。
这是形神不可偏废的道理。
满王尖之在《唐诗评选》卷三评杜甫《废畦》诗时说:肯定杜诗神形合一的艺术创作。

为您推荐

点景写情

点景写情:【点景写情】指描画点染景色和抒写情思。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杜约夫问日:‘点景写情孰难?’予日:‘诗中比兴圃多,情景各有难易。 若江湖游宦羁旅,会晤舟中,其飞扬憾轲,老少悲欢,感时话旧,靡不慨然本指人体呼吸,..

人各有当

人各有当:【人各有当】关于塑造典型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观点,主张合乎情理地描绘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各得其所,反对刻画人物性格的绝对化、简单化和脸谱化。 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二人听说,千恩万谢..

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

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这揭示出写景抒情中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 清王夫之《姜斋诗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露靠。 ’以乐景写袋,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所引的诗,出肖《诗经·..

融景入情

各递其性

各递其性:【各递其性】指出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即使是似乎超尘脱俗的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性格,并遵循生活的逻辑,写出他们的个性来。 清侯定超《绿野仙序》,“然则圣神贤人,其无酒色财气乎?日非也。 夫圣神贤人,一喜一怒,必与民同..

拟容取心

拟容取心:【拟容取心】关于艺术形象创造的见解。 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诗人比兴,触物圆览。 物虽胡越,合则开照。 拟容取心,断词必敢。 攒杂咏歌,如川之浩。 ”意思是说,诗人运用!兴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首先对事物婴有..

形真而图,神和而全

形真而图,神和而全:【形真而图,神和而全】义作品艺术形象创造的颇高要求。 唐白居易《记画》:“张为予尽出之,歌有山水松石,云霓鸟兽,暨四夷六畜,妓乐华虫咸在焉,凡十余轴。 无动植,无小大,皆曲尽其能,莫不向背无进势,洪纤无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