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容取心

拟容取心:【拟容取心】关于艺术形象创造的见解。
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诗人比兴,触物圆览。
物虽胡越,合则开照。
拟容取心,断词必敢。
攒杂咏歌,如川之浩。
”意思是说,诗人运用!兴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首先对事物婴有周密的观察和透彻的了解。
事物之间有如北方胡人和南方越人那样彼此不同,但又如肝与胆,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把握其相似或相关之点,采取比兴手法,如“麻衣如”、“金锡以喻明德”那样,摹拟事物的容貌,探取它内在的现实意义,并果断地运用语言加以艺术的表现。
那木,所创造出来的作品就会象浩大的江水,长久而又广泛地流传。
“拟容取心”的提出,是要求作家拟容切象,取心示义,即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不仅要逼真地摹拟客体的表象,而且还婴通过这表象深刻地揭示客体的内在精神实质,通过个别来体现一般。

为您推荐

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

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这揭示出写景抒情中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 清王夫之《姜斋诗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露靠。 ’以乐景写袋,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所引的诗,出肖《诗经·..

融景入情

融景入情:【融景入情】这是从写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融情人景”则是从写情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两者都要求情景交融,但足显现出米的艺术风格却有不同。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者卿熔情入景,故淡远;方回熔景入情,故..

各递其性

各递其性:【各递其性】指出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即使是似乎超尘脱俗的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性格,并遵循生活的逻辑,写出他们的个性来。 清侯定超《绿野仙序》,“然则圣神贤人,其无酒色财气乎?日非也。 夫圣神贤人,一喜一怒,必与民同..

形真而图,神和而全

遗貌取神

遗貌取神:【遗貌取神】关于艺术创作要强调神似的一种见解。 清天国山樵《儒林外大新评》;“《外史》用笔实不离《水传》、《金瓶梅》范围,魄力则不及远甚,然描写世事,实情实理,不必指其人,而遗貌取神,皆酬接中所频见,可以镜人,..

说一人尚一人

说一人尚一人:【说一人尚一人】描写一个人物必须象·个人物,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不要张冠李戴。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言者,心之声也。 ’欲代此一-人立言,宜先代此一人立心。 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

书贵入神

书贵入神:【书贵入神】这是强调书法艺术要融入精神个性,体现一定的笔情墨趣。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 ”“书贵入神,而有我神他神之别。 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