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酷爱音乐的皇帝

    李隆基/酷爱音乐的皇帝 :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他多才多艺,精通诗文、书法,尤其喜爱音乐。前期曾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后期则沉湎于声色之乐,并任用李林甫、杨国忠执政,朝政腐败、民怨沸腾,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唐国势至此由强变弱,开始走下坡路。在兵败逃亡途中,又遭马嵬坡兵变,被逼杀宠妃杨玉环,后抑郁而死。
李隆基是一位音乐天才,他精于作曲,传说唐代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都是他创作或改编的,如《霓裳羽衣曲》《紫云迥》《龙池乐》《小破阵乐》《光圣乐》《凌波仙》《圣寿乐》等,其中《霓裳羽衣曲》更作为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蜚声乐坛,代表了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歌舞音乐的最高水平。
李隆基最喜欢羯鼓,称它为“八音之领袖”。他还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有一年二月,御花园中的桃花、李花、杏花已经含苞了,柳树也吐出新叶。李隆基非常高兴,说:“这样的美景,能不与它判断吗?”于是叫高力士拿来羯鼓,即兴创作了一首《春光好》,对着花柳演奏一番,一曲终了,有些花苞都开放了。他还写过一首《秋风高》,每至秋高气爽的时候即奏之。必“远风徐来,庭叶随下”。他演奏羯鼓的技艺非常高超,连最著名的乐工李龟年都不如他。有一次,他问李龟年打坏了多少鼓杖。李龟年说打坏了五千余杖。李隆基说他打坏的鼓杖有三柜。后来,又打坏了一柜,一共有四柜之多。
李隆基还是一位吹笛的高手。据说有一天上朝时,他用手指不停地在腹部上下按动,退朝后,高力士就问道:“陛下总是用手指按腹部,莫非圣体有所不适?”玄宗答道:“不是。我昨夜梦游月宫,仙人为我演奏的音乐十分寥亮清越,令我酣醉其中。离别的时候,仙人又奏乐送我,音乐凄楚动人,回来以后,我用玉笛摹写所听之乐,上朝的时候唯恐忘记,就用手上下寻摸,并非身体有何不安。”大唐帝王,处理朝政的时候都念念不忘音乐,虽然只是传说,但是可以看出李隆基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大概比之李后主的痴迷于词、宋徽宗的痴迷于画,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当年在骊山的时候,山上多飞禽,有一种鸟名叫阿滥堆,叫声非常动听。李隆基用玉笛模仿它的叫声,写了一首笛曲,曲名就叫《阿滥堆》,一直到中唐时候,骊山下的人,都还会吹奏这支曲子。
李隆基对唐代音乐的最大贡献,还在他对音乐的大力提倡。他在宫廷创建教坊、梨园等音乐机构,培养音乐人才,并亲自作曲、演奏、指导,开一代音乐之风。闲暇的时候,他经常到梨园去指导乐人的排练,他音乐造诣极高,能够及时指出演奏者的错误。《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数百人的乐队一齐演奏,能从中听出其中的错误,即使在今天对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来说也非易事,而李隆基竟然可以做到,他的音乐才华确实非同一般。由于李隆基的亲自指导,当时的梨园艺人都号称“皇帝梨园弟子”。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往蜀中,在栈道中听见风铃声,因思念杨玉环,写作了一首《雨淋铃》,当时的筚篥名手张野狐用筚篥吹奏,声音凄婉,后来成为一首词牌。

为您推荐

《小丑皇帝》

《小丑皇帝》:副名:中国民间故事选。别致、于丽编。未来出版社1991年12月版。30万字。从中国各民族民间故事中选取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故事136则。这些故事是不同历史时期劳动人民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思索和理解,凝结着..

《康熙皇帝的故事》

《康熙皇帝的故事》:马允伦等编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0月版。9.9万字。讲述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一生的主要事迹。写他逮捕跋扈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继而平定三藩之乱,又收复台湾,两次出兵驱逐沙俄军队,遏制了沙俄的侵略..

《皇帝的鬼耳朵》

《皇帝的鬼耳朵》:程相文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9万字。南斯拉夫民间故事集。收入《塞尔维亚农民和土耳其地主的故事》、《皇帝的鬼耳朵》、《天上来的爱罗》、《小仙女》、《孩子和马驹》、《国王与葡萄树》..

《蒙德苏玛皇帝的女儿》

《伪满皇帝溥仪暨日本战犯改造纪实》

《伪满皇帝溥仪暨日本战犯改造纪实》:抚顺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1990年6月第一版曾名《震撼世界的奇迹》版。24.3万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苏联政府接收回来1000多名伪满和日本战犯,关押..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贾英华着。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6月版。37.6万字。作者经历十年坎坷,几易其稿写成本书。描写溥仪在特赦回到北京以后,由一个普通公民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与一些有识之士共商国是的历史性转变..

《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计红绪等着。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版。32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描述清代雍正皇帝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表现了他机智果断而又奸险凶狠的性格。所写主要情节大都有历史资料作依据,只在两个问题上根据民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