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伦/据说是中国乐律的创造者

    伶伦/据说是中国乐律的创造者 : 伶伦,据说是黄帝时的乐师。“伶”是先秦时期对乐师的称呼,如伶州鸠。伶也写作“泠”,后代的艺人被称作“伶人”,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音乐的要素之一是旋律,而旋律就是由高低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顺序排列构成的。这些高低不同的音,有一定的振动频率,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现在世界通行的音名C、D、E、F、G、A、B和唱名1、2、3、4、5、6、7。远古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从单一的一个音,发展为两个音,构成二声音阶,再逐步发展为四声音阶、五声音阶,最后发展成完整的七声音阶。同时也逐步规定了C、#C、D、#D、E、F、#F、G、#G、A、#A、B十二个音名的绝对音高。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中,这些音名和唱名有不同的名称,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宫、商、角、徵、羽和黄钟、大吕、林钟、姑洗等。
在传说中,这些音律就是伶伦发现的。据说,黄帝让伶伦作律,伶伦接受了任务之后,就跑到西边的昆仑山下,在嶰溪的山谷,砍伐竹子,做成长短不等的十二支竹筒,但是这些竹筒吹出的声音并不和谐,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于是他又到了阮喻,在这里,他听到了凤凰的鸣叫。凤的叫声有高低不同的六声,凰的叫声也有高低不同的六声,声音非常好听,伶伦就不断地调整竹管的长度,来模写凤凰的叫声。他发现这十二个音非常和谐,于是就把这十二个音定为标准的音律。

为您推荐

创造的秘密

出版时间:1993-09 创造的秘密 : 美国阿瑞提(Silvano Arieti)著,1976年由美国基础图书出版公司(Basic Books.Inc.)出版。本书是一部关于创造学的著作,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

乐律全书

出版时间:1993-09 乐律全书 : 中国明代朱载堉(1536~1611)著。此书是一部乐、舞、律、历的百科专著。它由《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律吕精义》、《操缦古乐谱》、《族宫合乐谱..

《创造社丛书·戏剧卷》

《创造社丛书·戏剧卷》:黄侯兴主编。学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39万字。选收郭沫若、田汉、郑伯奇、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陶晶孙、倪贻德、白薇、袭冰庐、王独清、张资平等12位创造社作家的16部剧作。作品多视角地..

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

《创造社丛书·小说卷》

《创造社丛书·小说卷》:黄侯兴主编。学苑出版社1991年1月版。59万字。2册。选收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郑伯奇、冯沅君、叶灵凤、阳翰笙、潘汉年、楼适夷、黄药眠、冯乃超等34位作家的62篇小说。内容..

《创造社丛书·诗歌卷》

《创造社丛书·诗歌卷》:黄侯兴主编。学苑出版社1991年8月版。30万字。选收郭沫若、田汉、成仿吾、何畏、郑伯奇、徐祖正、袁家骅、楼建南、穆木天、黄药眠、邓均吾、柯仲平等数十位创造社诗人的近百首诗作。诗篇具有..

《喜剧创造论》

《喜剧创造论》:阎广林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7月版。17.2万字。第一章,对喜剧的对象进行结构分析,提出“不谐调”一说,并对“不谐调”的语言、动作、性格、情节、情境作深入阐说。第二章,对人类的喜剧创造和幽默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