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妙达/以琵琶绝艺封王的音乐家

    曹妙达/以琵琶绝艺封王的音乐家 : 曹妙达,北齐至隋的琵琶演奏家。
公元570年的一天,北齐后主高纬金碧辉煌的皇宫里,一位身穿胡服的艺人正在弹奏琵琶。高纬倚在龙榻上,时而双目微闭、轻轻击拍,时而摇头晃脑、啧啧称赞。殿上的文武大臣和宫女宦官也都了屏息静气,沉醉在优美的音乐之中。一曲终了,高纬猛地直起身来,大声说道:“弹得好!朕要重重赏你。朕要封你为王!”弹琴者伏地谢恩,群臣都高呼万岁。后主趁着高兴走下龙榻,接过弹琴者手中的琵琶,自弹自唱起自己创作的《无愁曲》,众大臣和侍者也随之唱和。后主高纬因唱《无愁曲》,被后人称为“无愁天子”。
这位被封为王的琵琶演奏者就是曹妙达。
南北朝时,伴随着各族人民的融合,出现了各族音乐文化的融合。被中原文化所吸引的西域乐人,从龟兹、于阗等地来到中原献艺定居。其中,北齐乐师曹妙达就是从西域曹国东来的琵琶演奏家。
曹妙达是西域曹国人,他出身于一个琵琶世家,祖父曹婆罗门曾跟一商人学习龟兹琵琶,传艺于子曹僧奴,再传于孙辈曹妙达和曹昭仪兄妹。他们合称“四曹”。
曹妙达是“四曹”中的佼佼者,早在北齐文宣帝(高洋)时即为时所重,文宣帝“每击胡鼓,以和曹弹”。后主高纬更是“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他特别喜欢曹妙达的琵琶,乃至封他为王,这在中国音乐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
隋文帝统一中国以后,很重视文化的建设,设立了“七部乐”。曹妙达在隋代仍然是乐官,仍然很出名。他和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人都妙绝管弦,善作曲,新声奇变,朝改暮易,对隋、唐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您推荐

琵琶记

琵琶记 : 全名《忠孝蔡伯喈琵琶记》,元末南戏剧本。高明著。有明嘉靖《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记》;《古本戏曲丛刊》收陆贻典钞本《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记》;黄氏尊生馆本,唐晟刊本,陈大来校刊本,玩虎轩刊本,俱出河间长君..

《琵琶情》

《琵琶情》:郑荣臣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26.8万字。作者是一个盲人。作品描写盲人音乐家陆阳在爱情和事业上的坎坷经历。4岁失明的陆阳,由于自己的天赋和勤奋,不仅在艺术上取得成功,也赢得了师傅爱女林菊的爱情,..

琵琶行

出版时间:1985-10 琵琶行 : 唐代白居易的七言古诗。又题《琵琶引》。作者在诗前的《序》 中说,本诗写于他被贬为九江郡 (隋朝所置,唐时改为江州浔阳郡) 司马的第二年,即元和十一年 (816) ,写的是自己亲身的经历..

琵琶记

《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本琵琶记校注》:元·高明着。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19万字。蔡伯喈故事早在北宋初期即已流传,早期南戏中已有这一题材的剧本。高明《琵琶记》共42出,是在戏文剧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本书刻本甚多..

《琵琶记通俗注释》

《琵琶记通俗注释》:蔡运长注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24万字。《琵琶记》为元代戏剧家高明所作。该剧的创作意图是宣传封建道德,进行封建说教,然而在客观上却描写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

《高则诚和琵琶记》

《高则诚和琵琶记》:侯百朋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12.5万字。分11个题目。一、二题,高则诚的生平及其思想;三、四题,高则诚写作《琵琶记》;五、六题,论述赵五娘和蔡伯喈的形象,七、八、九、十题,综论蔡伯喈、赵五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