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文学

    傈僳族文学 : 傈僳族有48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傈僳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每逢节日、婚礼、新房落成、狩猎和收获等活动,傈僳人都群聚歌唱,往往通霄达旦。即兴演唱的抒情短歌和反映生产、生活的长篇叙事诗构成傈僳族民间文学的主体。如《生产调》、《种瓜调》、《盖房调》、《牧羊调》、《扑蜂调》、《打猎调》、《过年调》、《串亲调》、《求婚调》、《结亲调》、《逃婚调》、《孤儿悲歌》等。其中有的已整理出版,如《生产调》、《逃婚调》、《重逢调》、《种瓜调》、《打猎调》。这些长诗的特点是反复歌咏,语言双关,托物言情。有些叙事长诗如《生产调》等,表面上是讲生产程序,实则是隐喻男女青年爱情发展的过程。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泸水、碧江、云龙一带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是歌手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歌声数日不绝。傈僳青年喜唱的情歌,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作,随编随唱的;有长篇情歌,也有短小的。傈僳族民歌的曲调很多,较普遍流行的有"木瓜布"、"拜系拜"、"由叶叶"、"木瓜熟"四种。"木瓜布"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在婚聘、节日、集会时咏唱的曲调,内容多系《古歌》、《生产调》、《牧羊调》等;"拜系拜"的内容多为情歌;"由叶叶"曲调深沉,内容多系生离死别的不幸故事。"木瓜熟"多用来吟唱抒情短歌。


  傈僳族神话广泛流传的作品有《创世纪》、《开天辟地》、《天·地·人的由来》、《我们的祖先》、《猎神》、《山神》等。其中关于民族起源的图腾神话,数量多,且具有民族特色。
  傈僳族的民间传说故事,著名的作品有《阿普的故事》、《鱼姑娘》、《绿斑鸠的故事》、《恒乍绷的传说》、《木必的故事》、《光加桑的故事》等。这些作品,充满幻想和神奇色彩。此外,童话、动物故事、寓言故事也很丰富。
  傈僳族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作的大量新民歌,格调清新,激情洋溢,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

为您推荐

《傈僳族风俗歌集成》

《傈僳族风俗歌集成》:佘仁澍、李兴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3月傈僳文、汉文对照版。53万字。由凡例、歌词、注释、附记、图片和后记等部分组成。收辑傈僳族民间风俗歌代表作品10部:《打猎调》、《找菜调》、《请工..

《傈僳族青年文学作品选》

《傈僳族青年文学作品选》:和君义等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9月傈僳文、汉文对照版。16万字。选编12位傈僳族青年作者的24篇作品。体裁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其中有的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

傈僳族文学

傈僳族文学 : 傈僳族有48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傈僳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每逢节日、婚礼、新房落成、狩猎和收..

黎族文学

拉祜族文学

拉祜族文学 : 拉祜族人口30余万(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及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县、西双版纳山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改革和推广了拉祜新文字。拉祜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

柯尔克孜族文学

柯尔克孜族文学 : 中国柯尔克孜族有11万4千余人(1982),80%聚居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温宿、特克斯、昭苏等地,还有数百人聚居于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

景颇族文学

景颇族文学 : 景颇族有 93000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山区,少数散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改革和推广了新景颇文。   景颇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