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文学

    黎族文学 : 黎族主要聚居在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各县,人口80多万(1982)。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但一般仍通用汉文。
  黎族文学基本上是口头文学,有神话、叙事诗、传说、故事、寓言、童话、歌谣等。其中神话、歌谣尤为出色。其神话极富于质朴的幻想色彩。有反映图腾崇拜的《黎母山传说》、《约加西拉》等,有反映开天辟地造人创世的《大力神》、 《螃蟹精》、 《葫芦瓜》等。《黥面纹身的来源》则把人类起源与黎族妇女黥面纹身的风习结合起来。
  叙事诗迄今发现近10部,几乎全是讲述黎族原始社会生活的。如《巴定》、《吞桃汉》等。其中《阿丢和阿藤》全部演唱需20多小时,它讲述黎族各支系的来龙去脉,是一部形象的黎族历史。
  传说常以地方风物为依据,敷演爱情故事,如《甘工鸟》、《鹿回头》等。
  民间故事有写人神恋爱的《尔蔚》、《仙人湖》等,有反映合亩制末期婚姻状况的《盎哇鸟》,有塑造黎族青年英雄的《勇敢的打拖》等。此外,扬善贬恶的故事也不少,如《椰子壳》、《五指山大仙》等。
  歌谣形式有两种:用海南方言唱的五、七言体和用黎语唱的五音节体,有独特的押韵方式和固定的曲调,如押尾头韵兼以腰韵。歌谣按内容可分为生活歌、劳动歌、情歌、哀歌以及形形色色的仪式歌。此外,摇篮曲异常发达,有"慰儿歌"、"教儿歌"、"催眠歌"、"摇儿曲"等多种。
  五指山区是革命老区,产生过许多革命民歌。《毛主席来过五指山》等,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感情。以汉文创作的黎族书面文学正在兴起。

为您推荐

《黎族风情》

《黎族风情》:陈居茂主编。1992年12月版。0.73万字。收集精选135幅图片。从黎族的历史,生活习惯、语言、文化艺术、婚娶民俗等几个侧面向读者展示黎族独特的面貌。分5部分:隽永的图画,共选图片24幅,其中有7幅系前清最早描绘..

黎族仪式歌

黎族仪式歌:黎族民歌的一种。大致可分为宗教仪式歌和结婚仪式歌两类。宗教仪式歌包括祭祀歌、赶鬼歌、殡丧歌等,在祭祀祖先、驱赶恶鬼、举办丧事等仪式上由道公(巫师)或族中长者吟唱,如《五刑歌》、《哭妻歌》。婚歌在婚..

黎族文学

黎族文学 : 黎族主要聚居在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各县,人口80多万(1982)。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但一般仍通用汉文。   黎族文学基本上是口头文学,有神话、叙事诗..

拉祜族文学

柯尔克孜族文学

柯尔克孜族文学 : 中国柯尔克孜族有11万4千余人(1982),80%聚居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温宿、特克斯、昭苏等地,还有数百人聚居于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

景颇族文学

景颇族文学 : 景颇族有 93000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山区,少数散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改革和推广了新景颇文。   景颇族的..

近代文学史料

近代文学史料 : 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夕为止的有关作家传记、文论、作品书目与研究资料等近代文学史料。这一时期时间虽然不长,却经历了社会的急遽变化和新旧的重大嬗变,作家和文学创作的情况都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