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奸论

辨奸论 : 散文篇名。宋苏洵作。见《嘉祐集》。据《宋史·王安石传》,此文系针对王安石而作。文章起句便直入主题:“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在对主题作了论述后,又援引史实来论证,用晋山涛评王衍“误苍生者必此人”、唐郭子仪谓卢杞“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为例,说明“今有人”“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又从其人的乖戾行为,指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并告诫说这样的人倘“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作者不满变法,攻击王安石,其立论虽不无可议之处,但其行文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却可资借鉴。

为您推荐

墨池记

墨池记 : 散文篇名。宋曾巩作。见《元丰类稿》。此文系作者受临川州学教授王君之托,为城东州学旁之墨池所作之记。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作者从墨池来历入笔,序其处所、形状,并..

爱莲说

爱莲说 : 散文篇名。宋周敦颐作。见《周子全书》。这是一篇托物寄意的短文。文章通过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的对比,突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的君子之风。又以菊、牡丹、莲..

六国论

六国论 : 散文篇名。宋苏洵作。见《嘉祐集》。本文是其《权书》(论兵之书)十篇之一,借战国时六国灭亡的史事以针砭时弊。文章开宗明义就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赂秦与未尝赂秦两..

越州赵公救灾记

西铭

西铭 : 散文篇名。宋张载作。见《宋史·张载传》。张载讲学关中,尝铭其书室之两牖,东曰《砭愚》,西曰《订顽》,程颐将其改为《东铭》、《西铭》,《西铭》即《订顽》。此铭摭取经传中有关天道伦理之说,主张“知..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 散文篇名。宋苏洵作。见《嘉祐集》。此文作于仁宗嘉祐元年(1056),作者发愤读书十年之后重游京师,上书欧阳修,希望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因称内翰。文题或无“第一”..

教战守策

教战守策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作于嘉祐六年(1061)。这年苏轼应制科,作《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本文为《策别》中的一篇,原题无“策”字,乃后人从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