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六国论 : 散文篇名。宋苏洵作。见《嘉祐集》。本文是其《权书》(论兵之书)十篇之一,借战国时六国灭亡的史事以针砭时弊。文章开宗明义就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种国家的结局来论证这一观点。秦在战胜以外之所得及诸侯在战败以外之所失,与其因战争而造成的得失相较,有百倍之悬殊。“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故而这些国家因赂秦而亡。未尝赂秦者有齐、燕、赵三国。齐国与秦结盟而不助五国,燕国用荆卿之计,赵国诛杀良将而用武不终,都被秦所灭,但燕、赵毕竟曾与秦战故而灭亡最迟,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文章最后点明借古鉴今的题旨:六国“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实则告诫统治者,以宋王朝之大不应向辽和西夏纳币屈服,而应加强战备,抗敌御侮,否则将重蹈六国之覆辙。全文论析透辟,笔力老健,正反开阖,缜密严谨而又雄辩恣肆,颇能代表其文风。

为您推荐

墨池记

墨池记 : 散文篇名。宋曾巩作。见《元丰类稿》。此文系作者受临川州学教授王君之托,为城东州学旁之墨池所作之记。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作者从墨池来历入笔,序其处所、形状,并..

爱莲说

爱莲说 : 散文篇名。宋周敦颐作。见《周子全书》。这是一篇托物寄意的短文。文章通过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的对比,突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的君子之风。又以菊、牡丹、莲..

越州赵公救灾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 散文篇名。宋曾巩作。见《元丰类稿》。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越州(今浙江绍兴)大旱,次年春疫病大行,时赵抃知越州,此文即详细记载了赵抃救灾的全过程。从灾情发生,写赵抃的周密调查,采取种种..

西铭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 散文篇名。宋苏洵作。见《嘉祐集》。此文作于仁宗嘉祐元年(1056),作者发愤读书十年之后重游京师,上书欧阳修,希望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因称内翰。文题或无“第一”..

教战守策

教战守策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作于嘉祐六年(1061)。这年苏轼应制科,作《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本文为《策别》中的一篇,原题无“策”字,乃后人从总目..

留侯论

留侯论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作于嘉祐六年(1061)。本文为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封留侯,《史记》有《留侯世家》,其中记载了圯上老人授书给张良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