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

西铭 : 散文篇名。宋张载作。见《宋史·张载传》。张载讲学关中,尝铭其书室之两牖,东曰《砭愚》,西曰《订顽》,程颐将其改为《东铭》、《西铭》,《西铭》即《订顽》。此铭摭取经传中有关天道伦理之说,主张“知化”“穷神”,“存心养性”,程颐、朱熹对此极为推崇,程颐称此文“极纯无杂”,“意极完备”,“立心便可达天德”。文中语及事,多取《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孝经》中之语,如“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等,颇能体现张载的理学宗旨,并对宋代的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后人对此文也有很高评价。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云:“箴铭类者,三代以来有其体矣,圣贤所以自戒警之义,其辞尤质,而意尤深。若张子作《西铭》,岂独其理之美耶,其文固未易几也。”

为您推荐

墨池记

墨池记 : 散文篇名。宋曾巩作。见《元丰类稿》。此文系作者受临川州学教授王君之托,为城东州学旁之墨池所作之记。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作者从墨池来历入笔,序其处所、形状,并..

越州赵公救灾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 散文篇名。宋曾巩作。见《元丰类稿》。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越州(今浙江绍兴)大旱,次年春疫病大行,时赵抃知越州,此文即详细记载了赵抃救灾的全过程。从灾情发生,写赵抃的周密调查,采取种种..

教战守策

教战守策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作于嘉祐六年(1061)。这年苏轼应制科,作《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本文为《策别》中的一篇,原题无“策”字,乃后人从总目..

留侯论

训俭示康

训俭示康 : 散文篇名。宋司马光作。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此文系司马光为教导儿子司马康崇尚节俭而作。文章先写家世:“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接着写自己一生节俭,“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顺吾性而..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赴汝州途经江西湖口时作。石钟山位于鄱阳湖水入江之口。此文记载了他实地考察的经过,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东坡志林》。作于元丰六年(1083)。时苏轼贬居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州)。文章仅八十五字,写十月十二日夜趁着月色来到承天寺,与同样贬居在此的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