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

训俭示康 : 散文篇名。宋司马光作。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此文系司马光为教导儿子司马康崇尚节俭而作。文章先写家世:“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接着写自己一生节俭,“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顺吾性而已”。然而,面对“近岁风俗尤为侈靡”的现实,作者深感不满,并告诫子孙不能随波逐流,而应继承清白家风。作者列举李沆、鲁宗道、张知白三人言行,赞叹“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之所及者”。进而阐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之义,又用史实,来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道理,并告诫司马康“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全文平易朴实,感情真切,运用事实,说理透彻,因而前人评此文:“家庭语,清真详复如画。朱子摭入小学,不止当文字读。”(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七三)文中反对侈靡、崇尚节俭的观点,至今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为您推荐

教战守策

教战守策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作于嘉祐六年(1061)。这年苏轼应制科,作《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本文为《策别》中的一篇,原题无“策”字,乃后人从总目..

留侯论

留侯论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作于嘉祐六年(1061)。本文为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封留侯,《史记》有《留侯世家》,其中记载了圯上老人授书给张良的故..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赴汝州途经江西湖口时作。石钟山位于鄱阳湖水入江之口。此文记载了他实地考察的经过,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

记承天寺夜游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元丰五年(1082)作于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州)。苏轼因“乌台诗案”在元丰三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篇是他与友人月夜泛舟长江时的即景抒怀之作。文中的“赤壁”..

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 : 散文篇名。宋王安石作。见《临川先生文集》。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以招贤纳士著名,《史记》有传。本文即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全文仅九十字。作者针对“孟尝君能得士”的流行说法,针..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 散文篇名。宋王安石作。见《临川先生文集》。作于至和元年(1054)。褒禅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王安石在皇祐三年到至和二年(1051—1055)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本文藉记游而阐发治学之道,故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