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元丰五年(1082)作于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州)。苏轼因“乌台诗案”在元丰三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篇是他与友人月夜泛舟长江时的即景抒怀之作。文中的“赤壁”是黄州西北长江岸边的“赤鼻矶”。文章首先描绘了月夜江上的美景,以及陶醉其间而产生的羽化登仙之乐。接下来一大段文字则藉主客对话揭示出思想的矛盾。友人感叹英雄豪杰终归消逝,生命短促如蜉蝣、渺小如沧海一粟,而作者的答语则传达出他从水月中感悟到的宇宙之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而在回归大自然中获得了解脱,实现了永恒。赋中所展现的思想,反映出他在贬谪的逆境中通过佛道哲学、寄情山水寻求精神解脱的历程。本文最代表苏文飘逸纵恣、舒卷自如的风格。它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而情与理又都融化于一个水月交辉的清明澄澈之境,折射出作者超迈旷达的精神境界。作为文赋,本文的语言清新流畅,骈散结合,既有对偶的整练,又有铺陈排比的气势,押韵自由而变化多端,使文章富于节奏韵律之美,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化境。

为您推荐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苏东坡全集》。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赴汝州途经江西湖口时作。石钟山位于鄱阳湖水入江之口。此文记载了他实地考察的经过,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 散文篇名。宋苏轼作。见《东坡志林》。作于元丰六年(1083)。时苏轼贬居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州)。文章仅八十五字,写十月十二日夜趁着月色来到承天寺,与同样贬居在此的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但..

登西台恸哭记

登西台恸哭记 : 散文篇名。宋谢翱作。见《晞发集》。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西台在今浙江桐庐西富春山,与东台对峙,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光垂钓之处,故亦称钓台。记叙与友人登西台祭奠文天祥的经过,抒写对..

蜃说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 : 散文篇名。宋苏辙作。见《栾城集》。作于元丰六年(1083)。时作者谪居筠州(治所今江西高安),苏轼贬于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州)。文章从大江东流的浩瀚形势,引出同是谪居黄州的张梦得筑亭“以览观江..

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 : 散文篇名。宋文天祥作。见《文山先生全集》。作于景炎元年(1276)。是作者为其自编诗集《指南录》所写的第二篇序,故称“后序”。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直逼临安,文天祥受命出使元营,被敌所拘,胁..

戊午上高宗封事

戊午上高宗封事 : 散文篇名。宋胡铨作。见《澹庵文集》。“戊午”为绍兴八年(1138),当时宋金正在议和,金以“诏谕江南”的名义遣使南来,视南宋为属国,欲使南宋接受屈辱的和议条件,朝野为之震动。此文即是上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