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赋

俗赋 : 敦煌文学文体名。敦煌写本中所保存的民间赋体作品。由于它采用韵诵方式在歌场表演,故具有口语化、故事化、以对话展开情节、用诙谐语作夸张描写、句式散漫、叶韵宽泛的特点。其代表作品有《丑妇赋》、《燕子赋》、《书》、《韩朋赋》、《晏子赋》和《秦将赋》。它源于古代民间杂赋。据《荀子·成相》及各家注解,赋体文学肇端于役夫劳讴和警矇讽诵,尽管后来文人赋盛行,但民间赋一直以杂赋的名义独立存在。俗赋即是民间赋长期存在并流传的典型证据。保存在敦煌写本中的文人赋亦多具俗赋的特征。例如《渔父歌沧浪赋》以人物问答为作品主体,《驾幸温汤赋》使用俳谐语调,《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以各种性关系中的男女欢合为题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俗赋的表演功能及其审美趣味。

为您推荐

王梵志诗

王梵志诗 : 诗总集。编者不详。既包括隋至初唐诗僧王梵志的作品,又包括唐宋间许多具有宗教倾向的白话诗人的创作。故也是唐代的白话诗流派名。今存王梵志诗共约三百九十首,大致分为四集:(一)三卷本《王梵志诗..

儿郎伟

儿郎伟 : 全称“儿郎伟驱傩”,又名“儿郎卫”、“驱傩文”。敦煌文学文体名。在唐代主要指配合腊月驱傩仪式而演唱的民间歌辞。以六言为主体。因驱傩除疫需祈请“伟郎儿”(即“阿郎”、“钟馗大郎”),故名。儿..

唱词文

唱词文 : 敦煌文学术语。指一种以清唱为主的讲唱故事的伎艺。同俗讲、转变相区别,其特点是脱离佛经和变相而作单纯的故事讲唱。流行于唐五代。《季布骂阵词文》篇末云:“具说《汉书》修制了,莫道词人唱不真。..

转变

俗讲

俗讲 : 敦煌文学术语。为盛行于隋唐五代的一种讲唱形式。由僧侣、道士讲唱,听众为世俗人,故称为“俗讲”,以区别于“经讲”。俗讲专名始见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佛殿内槽东壁维摩变,舍..

解座文

解座文 : 敦煌文学文体名。押座文的组成部分。指俗讲终场时吟唱的韵文,作为结束讲经活动的致语。因常用佛教转读法吟唱,故又名“解座梵”。《广弘明集》卷一九梁陆云《御制般若经序》:“自开讲迄于解座,凡讲二..

押座文

押座文 : 又称“压座文”。敦煌文学文体名。指在俗讲、转变等讲唱活动开场前和终场时歌唱的韵文。其作用是静摄座下听众,故名。在俗讲活动中,押座文是梵呗使用的文本,故多由七言诗句组成,富于音乐性,可以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