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

涉江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己佩服殊异,抗志高远,国无人知之者,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楚辞补注》)。清王夫之认为顷襄王时放于江南时所作(《楚辞通释》),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注》从之。描写自鄂渚到溆浦行程的艰苦和诗人处境的幽独,抒发郁积愤懑的情感,表明自己高贵的品格和坚强的性格。回环往复,情真词切,运用浪漫主义的比兴,揭露黑暗现实。全篇仰承俯转,起伏顿挫;前呼后应,结构谨严。蒋骥评云:“其命意浩然一往,与《哀郢》之呜咽徘徊、欲行又止,亦绝不相侔。”(《山带阁注楚辞》)

为您推荐

惜往日

惜往日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己初见信任,楚国几于治矣。而怀王不知君子小人之情状,以忠为邪,以僭为信,卒见放逐,无以自明也”(《楚辞补注》)。叙述得楚怀王信任的往事和..

悲回风

悲回风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小人之盛,君子所忧,故托游天地之间,以泄愤懑,终沉汨罗,从子胥、申徒,以毕其志也”(《楚辞补注》)。清林云铭定其作于为顷襄王放屈原于江南时..

哀郢

哀郢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己虽被放,心在楚国,徘徊而不忍去,蔽于谗谄,思见君而不得。故太史公读《哀郢》而悲其志也”(《楚辞补注》)。明汪瑗认为作于白起破郢时(《楚辞..

怀沙

抽思

抽思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己所以多忧者,以君信谀而自圣,眩于名实,昧于施报,己虽忠直,无所赴愬,故反复其词,以泄忧思也”(《楚辞补注》)。清蒋骥认为作于被怀王斥居汉北..

九辩

九辩 : 《楚辞》篇名。战国楚宋玉作。汉王逸认为是宋玉悯惜其师屈原忠而放逐而作(《楚辞章句》)。明焦竑《焦氏笔乘》、清牟庭相《楚辞述芳》、近人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则皆以为当为屈原所作,而无确证..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 《楚辞》注本。宋朱熹著。八卷。前五卷收屈原所作二十五篇,统称“离骚”。后三卷录宋玉诸人所作十六篇,统称“续离骚”。篇前各立解题,多从王逸之说。正文各分章段,大抵四句为断。先校文字异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