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

哀郢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己虽被放,心在楚国,徘徊而不忍去,蔽于谗谄,思见君而不得。故太史公读《哀郢》而悲其志也”(《楚辞补注》)。明汪瑗认为作于白起破郢时(《楚辞集解》),清王夫之亦主其说(《楚辞通释》)。诗人以悲愤的心情,抒发对郢都的眷恋,表现了对祖国危亡的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自己遭谗被逐的愤懑。共六十六句,由纪行、思归、斥奸三部分组成,以乱词总收全诗。纪实与抒情合而为一,格调深邃凄怆。多用反诘句,可见愤激之深。清徐焕龙认为“《哀郢》于《九章》中最为凄惋,读之实一字一泪也”(《楚辞洗髓》)。

为您推荐

惜往日

惜往日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己初见信任,楚国几于治矣。而怀王不知君子小人之情状,以忠为邪,以僭为信,卒见放逐,无以自明也”(《楚辞补注》)。叙述得楚怀王信任的往事和..

悲回风

悲回风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此章言小人之盛,君子所忧,故托游天地之间,以泄愤懑,终沉汨罗,从子胥、申徒,以毕其志也”(《楚辞补注》)。清林云铭定其作于为顷襄王放屈原于江南时..

怀沙

怀沙 :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谓屈原作《怀沙》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朱熹遂以“怀沙”为“怀抱沙石以自沉”(《楚辞集注》)。清蒋骥则认为“‘怀沙’之..

抽思

九辩

九辩 : 《楚辞》篇名。战国楚宋玉作。汉王逸认为是宋玉悯惜其师屈原忠而放逐而作(《楚辞章句》)。明焦竑《焦氏笔乘》、清牟庭相《楚辞述芳》、近人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则皆以为当为屈原所作,而无确证..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 《楚辞》注本。宋朱熹著。八卷。前五卷收屈原所作二十五篇,统称“离骚”。后三卷录宋玉诸人所作十六篇,统称“续离骚”。篇前各立解题,多从王逸之说。正文各分章段,大抵四句为断。先校文字异同,音..

招隐士

招隐士 : 《楚辞》篇名。题淮南小山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此为仅存的一篇。对其主旨,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为系“悯伤屈原”,“以彰其志”。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以为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