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卜居 : 《楚辞》篇名。汉王逸题为屈原作。清王夫之谓“卜居者,屈原设为之辞,以章己之独志也”(《楚辞通释》)。诗人向太卜所提出的问题是自己与朝中群小斗争的写照,借此表明心迹,宣泄愤世嫉俗之意。屈原诉疑一节,清何焯评为“主意已定,姑用抑扬之词以抒其愤耳。一正一反,反复陈之。奇绝,横绝”(《义门读书记》)。全篇以寓言设问设答的方式,开头部分用散文句式,后面部分用韵文,已初具赋体规模。“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揭露黑暗政治尤为深刻,已成为传世名句。清崔述以此篇为后人所伪托(《观书余论七则》),今人郭沫若亦主此说(《屈原赋今译》)。

为您推荐

九辩

九辩 : 《楚辞》篇名。战国楚宋玉作。汉王逸认为是宋玉悯惜其师屈原忠而放逐而作(《楚辞章句》)。明焦竑《焦氏笔乘》、清牟庭相《楚辞述芳》、近人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则皆以为当为屈原所作,而无确证..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 《楚辞》注本。宋朱熹著。八卷。前五卷收屈原所作二十五篇,统称“离骚”。后三卷录宋玉诸人所作十六篇,统称“续离骚”。篇前各立解题,多从王逸之说。正文各分章段,大抵四句为断。先校文字异同,音..

招隐士

招隐士 : 《楚辞》篇名。题淮南小山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此为仅存的一篇。对其主旨,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为系“悯伤屈原”,“以彰其志”。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以为此作“为..

七谏

渔父

渔父 : 《楚辞》篇名。汉王逸题为屈原作。宋洪兴祖认为“《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非实录(《楚辞补注》)。此篇以诗人与渔父的问答表明自己的格高志洁。渔父劝诗人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诗..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 : 楚辞研究著作。汉王逸著。十七卷。前十六卷注屈原至刘向作品,第十七卷注王逸自作《九思》。各篇前皆有序,《离骚》、《天问》有后序,以揭示篇旨命意。厘定章句,逐句注释,详于训诂,言多有据。所注皆..

楚辞学

楚辞学 : 对楚辞(包括屈原、宋玉等作品)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自汉代开始的楚辞研究,内容大体包括:楚辞的产生与楚国历史及社会背景,楚辞的命名及其构成,楚辞与楚风俗及神话,楚辞与先秦历史及诸子思想,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