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谏

七谏 : 《楚辞》篇名。汉东方朔作。由《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谬谏》七篇组成。记述屈原自初被流放到自沉的悲愤、哀怨的痛苦和不忘朝廷,讽劝国君的情感。实际却是作者心态的真实反映。东方朔滑稽多智,喜诙谐,善辞赋,被称为“滑稽之雄”;能“直言切谏”,颇有正义感,又“高自称誉”,但其一生却未能施展抱负。《七谏》便是借屈原之口,代屈原抒情来曲折表达自己的失意之悲和对朝廷政治的讽谏。王逸《楚辞章句》说《七谏》“追悯屈原,故作此辞以述其志,所以昭忠信,矫曲朝也”。《七谏》运用骚赋形式,叙述屈原的身世,表达屈原的人生、政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的劝谏,并嗟叹自己悒郁不得志的沉沦境遇。

为您推荐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 《楚辞》注本。宋朱熹著。八卷。前五卷收屈原所作二十五篇,统称“离骚”。后三卷录宋玉诸人所作十六篇,统称“续离骚”。篇前各立解题,多从王逸之说。正文各分章段,大抵四句为断。先校文字异同,音..

招隐士

招隐士 : 《楚辞》篇名。题淮南小山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此为仅存的一篇。对其主旨,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为系“悯伤屈原”,“以彰其志”。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以为此作“为..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 : 楚辞研究著作。汉王逸著。十七卷。前十六卷注屈原至刘向作品,第十七卷注王逸自作《九思》。各篇前皆有序,《离骚》、《天问》有后序,以揭示篇旨命意。厘定章句,逐句注释,详于训诂,言多有据。所注皆..

楚辞学

楚辞补注

楚辞补注 : 《楚辞》注本。宋洪兴祖著。十七卷。旨在补王逸《章句》之所未备。先列原注于前,补注于后,逐条疏通证明。先校订原文,及王逸注文。如《离骚》“曰黄昏以为期”二句,据王逸无注,且《九章·抽思》重..

楚辞通释

楚辞通释 : 《楚辞》注本。明清之际王夫之著。十四卷。前七卷录屈原之作,后七卷录宋玉诸人之作。篇目依王逸《章句》而删去《七谏》以下五篇,增入江淹《山中楚辞》、《爱远山》和他本人的《九昭》,共四十四篇..

周易

周易 : 亦称《易经》,简称《易》。占筮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相传为周人所作(另一说“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之义),故名。全书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象、卦名、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