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

    冯煦 :

江苏金坛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入民国,以遗老寓居上海,创立义赈协会,又应聘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多凄伤之作。冯煦是近代常州词派一位比较重要的词论家,论词推重唐五代词人词作,编有《唐五代词选》;还从明毛晋所刻《宋六十家词》中选其精粹为《宋六十一家词选》,并在例言中一一加以评论,后人辑录为《蒿庵论词》。著有《蒿庵类稿》《蒙香室词》《蒿庵随笔》等。

冯煦论词大抵推衍常州派之旨,注重比兴寄托,宏旨大义,而又有所变化折中。他屡经变乱,目睹国事日非,更加真切强烈地要求词作忧时伤世,反映时代,推重唐五代词,特别欣赏产生于同样黑暗混乱时代、情志怆怳悲苦的晚唐五代词。他从旨隐辞微、“比兴为多”的角度高度评价冯延巳词,揭示其词作中所传达的在“国势岌岌”之时“不能有所匡救”的“危苦烦乱”之意(《阳春集序》),藉此宣扬自己“忧生念乱”的词论。他也十分推重辛弃疾、陆游、陈亮、刘克庄、向子湮、张孝祥等豪放派词人抒发爱国忧民激情的词作,强烈要求词人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突破了正统词学的束缚。这是常州派词学观念的一次进步,给他的词学批评打上了新的时代印记。

另外,冯煦论词较少门户之见,持论通达,能融贯众家之长,用颇为辩证的观点来评析一些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对近代词论颇有影响。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

为您推荐

李国文

李国文 : 原籍江苏盐城,生于上海。1947年考入国立南京戏剧专科学校。1949年毕业后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工作。抗美援朝时期在志愿军某部文工团任创作员。1954年调全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57..

陈衍

陈衍 :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陈氏先辈于顺治年间由泉州迁至侯官,父陈同宾。咸丰六年(1856),陈衍生于福州。他2岁能识楹联“佳美”二字,童年即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春秋左氏传》等。童年3次移..

方玉润

方玉润 : 云南宝宁(今属广南)人。道光十六年(1836)食廪,乡试十多次均落第。曾入曾国藩等人幕,参与对太平军作战。同治三年(1864),以军功铨选陇西州州判。通经善文,好经世致用之学,一生兴趣主要在著书讲学。工诗,..

凌力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 : 作者钟骏文,署名寅半生。钟骏文(1865~?),字八铭,室名镜秋阁。浙江萧山人。著有《禽海石》《中国脑》《小说闲评》等,主编《游戏世界》。此论曾以《迦因小传两译本》为题刊于光绪..

《射鹰楼诗话》

《射鹰楼诗话》 : 作者林昌彝。林昌彝(1803~1876),字蕙常,又字芗溪。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著有《射鹰楼诗话》《海天琴思录》《海天琴思续录》《砚桂绪录》《小石渠阁文集》等。《射鹰楼..

窦警凡

窦警凡 : 江苏无锡人。出身富庶之家,藏书颇丰。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拣选知县。后北游山东、燕云,南走瓯越,结识学问名家,见识广博。归乡后任教于无锡东林书院。有《皇朝掌故》3卷、《澹远轩文集》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