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 :
江苏金坛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入民国,以遗老寓居上海,创立义赈协会,又应聘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多凄伤之作。冯煦是近代常州词派一位比较重要的词论家,论词推重唐五代词人词作,编有《唐五代词选》;还从明毛晋所刻《宋六十家词》中选其精粹为《宋六十一家词选》,并在例言中一一加以评论,后人辑录为《蒿庵论词》。著有《蒿庵类稿》《蒙香室词》《蒿庵随笔》等。
冯煦论词大抵推衍常州派之旨,注重比兴寄托,宏旨大义,而又有所变化折中。他屡经变乱,目睹国事日非,更加真切强烈地要求词作忧时伤世,反映时代,推重唐五代词,特别欣赏产生于同样黑暗混乱时代、情志怆怳悲苦的晚唐五代词。他从旨隐辞微、“比兴为多”的角度高度评价冯延巳词,揭示其词作中所传达的在“国势岌岌”之时“不能有所匡救”的“危苦烦乱”之意(《阳春集序》),藉此宣扬自己“忧生念乱”的词论。他也十分推重辛弃疾、陆游、陈亮、刘克庄、向子湮、张孝祥等豪放派词人抒发爱国忧民激情的词作,强烈要求词人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突破了正统词学的束缚。这是常州派词学观念的一次进步,给他的词学批评打上了新的时代印记。
另外,冯煦论词较少门户之见,持论通达,能融贯众家之长,用颇为辩证的观点来评析一些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对近代词论颇有影响。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