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 散文篇名。见《论语·季氏》。通过孔子对鲁国贵族季氏将攻打小国颛臾的谴责和对学生批评教育,反映其行仁政、施教化之政见。共三段,首先是孔子责备其学生季氏家臣冉求未尽劝阻之职,正面立论;针对其推卸责任而驳之,并说明为臣之道,用巧喻证其言辞之错误;随之乘势追究其过,疾言厉色,锋芒毕露。末段则条分缕析,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此篇乃《论语》中难得之长篇。句式参差有致,善用比喻,启人思考。语言精练警策,有些句子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已为后世所习用。

为您推荐

孟子

孟子 : 儒家著作。战国孟轲及其门人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诸侯国君,不成,乃“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书中亦有孟子卒后门人所述。孟..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 散文著作。旧题先秦晏婴著,实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晏婴事迹辑成。今本共八篇,二百十五章。每章以晏子为中心,记述一事。内容多以晏子或犯颜直谏,或婉言讽喻,表现了作为国家重臣辅弼君主的思想。对统..

荀子

荀子 : 亦称《荀卿新书》、《孙卿子》。儒家著作。战国荀况著。刘向《别录》作《孙卿子》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作《孙卿子》十二卷。今本乃唐杨倞所注,改名《荀子》,分二十卷,共三十二篇。其中多数篇章为..

伯乐荐九方皋

胠箧

胠箧 : 散文篇名。见《庄子·外篇》。胠,撬开;箧,小竹箱。主要阐述绝圣弃智之观点。首以日常生活中防盗之事落笔,新奇突兀,由此推及社会、政治问题,将圣、智之伟大与助盗为虐之恶行相联系生发,极力阐述仁义圣..

庄子

庄子 : 又称《南华真经》、《南华经》。道家著作。战国时庄周及其门人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西晋时已散佚。今传晋郭象注本凡三十三篇,分内(七)、外(十五)、杂(十一)三篇。其中内篇一般认为乃其自..

养生主

养生主 : 散文篇名。见《庄子·内篇》。讲述养生之道。首段揭示全篇主旨,即“缘督(顺守中道)以为经”。随之用三则寓言生发。首则“庖丁解牛”说明处世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此为养生之核心。次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