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王乐府

    张 王乐府 : 中唐诗人张籍和王建乐府诗的并称。南宋许《彦周诗话》说:"张籍、王建乐府宫辞皆杰出。"明代胡应麟《诗薮》更以"元白长篇,张王乐府"并称。
  张籍、王建二人早岁同学,交谊甚深。他们出身寒素,官职低微,较能理解民生疾苦,并积极加以反映。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先导和重要成员,所作乐府诗,继承并发扬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以短篇七言歌行为主要体裁,揭露并抨击统治阶级荒淫横暴、穷兵黩武、混战不休等罪恶行径,反映并同情广大人民遭受剥削、压迫的不幸遭遇,题材广泛,主题深刻,倾向鲜明。又善于运用比兴、白描及对比、映衬等手法,通过事实和人物语言表现主题,在篇末用重笔突出中心,语言通俗而凝炼,韵律善于变化,形成了他们共同的诗风。比较起来,王建诗题材较张籍广阔,描写比张诗更具体细致,更含蓄,口语化程度更高;张诗语言则较王诗典雅,在反映商人、士大夫的生活以及抒发收复失地、反抗入侵的爱国热情等方面,为王诗所不及。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说:"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而真切过之。"

为您推荐

《乐府雅词》

《乐府雅词》 : 词总集。南宋曾慥(?~1155)编。曾慥,字端伯,号至游居士。曾公亮裔孙,福建晋江(今福建南安)人。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学识广博。著有《高斋漫录》、《高斋诗话》等,均佚。编有《宋百家诗选》,亦佚..

乐府诗体

乐府诗体 : 古代诗歌体裁。有广、狭二义:狭义指汉代乐府官署搜集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广义指包括两汉特别是魏晋以后历代文人作家仿制而不入乐的讽诵吟咏的诗歌作品,泛称乐府诗。"乐府"本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 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编者郭茂倩。南宋初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

《乐府补题》

两汉乐府

两汉乐府 : 乐府原是汉代的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

《桃花圣解庵乐府》

《桃花圣解庵乐府》 : 李慈铭著。有清末萧山钟骏文崇实斋校刊本,年代不详。又有浙江图书馆藏《越缦堂乐府外集》手稿本。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收录。《舟觏》又名《蓬莱驿》,1折。创作于..

汉乐府

汉乐府 : 乐府原是上古时期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编创乐歌和采集民间歌诗。东晋以后,人们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歌诗,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诗和讽诵吟咏的徒诗,乐府便衍化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