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 散文篇名。作者不详。见《晏子春秋》。写晏子出使楚国受到无端羞辱,但他用巧妙的外交辞令反击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使楚王处于被诘难的尴尬境地。记事简练,在有限的短篇中表现丰富内容。“缚盗”一段写酒宴时交锋,形神皆备,自然生动,将楚王的骄横自信与晏婴“避席对曰”的机智勇敢、义正辞严相对照,将这两个人物形象、内心活动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针对楚王挑衅性的提问:“齐人固善盗乎”,晏婴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成枳”为喻,不仅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更进一步引出“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的质问,使楚王狼狈不堪。取喻、推理步步紧逼,充分表现晏婴从容应对、巧语反击的杰出才能。

为您推荐

孟子

孟子 : 儒家著作。战国孟轲及其门人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诸侯国君,不成,乃“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书中亦有孟子卒后门人所述。孟..

荀子

荀子 : 亦称《荀卿新书》、《孙卿子》。儒家著作。战国荀况著。刘向《别录》作《孙卿子》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作《孙卿子》十二卷。今本乃唐杨倞所注,改名《荀子》,分二十卷,共三十二篇。其中多数篇章为..

伯乐荐九方皋

伯乐荐九方皋 : 散文篇名。见《列子·说符》。题目为后人所加。记秦穆公问伯乐相马之术谁能继承,伯乐舍其子而荐友人九方皋。九方皋求马三月后,返报穆公得“牝而黄”之马。穆公派人视马乃“牡而骊”,不悦。于..

胠箧

庄子

庄子 : 又称《南华真经》、《南华经》。道家著作。战国时庄周及其门人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西晋时已散佚。今传晋郭象注本凡三十三篇,分内(七)、外(十五)、杂(十一)三篇。其中内篇一般认为乃其自..

养生主

养生主 : 散文篇名。见《庄子·内篇》。讲述养生之道。首段揭示全篇主旨,即“缘督(顺守中道)以为经”。随之用三则寓言生发。首则“庖丁解牛”说明处世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此为养生之核心。次则..

劝学

劝学 : 散文篇名。见《荀子》。论述人的才能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出要把“礼”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一代胜过一代的积极进取精神。是我国古代最早对于学习的目的、意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