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国》

    《自由中国》 :

1938年4月1日创刊于汉口,由臧云远、孙凌编辑。月刊,24开本,自由中国社发行,发行人为阎云溪,新知书店总经营。同年6月20日出至第1卷第3期因武汉沦陷而停刊。1940年10月1日在桂林复刊,出版新1卷第1号,孙凌主编,自由中国社出版,社长兼发行人为韦永成,由创作出版社总经营。1942年5月1日出至第2卷第2期后终刊,共出11期。1945年9月上海有《自由中国》半月刊问世,但二者并无关系。

《自由中国》创刊号封面

《自由中国》是在抗战初期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下创刊的大型文艺月刊,毛泽东曾为刊物题辞,“一切爱国的人们,团结起来,为自由中国而斗争”。刊物的撰稿人有郭沫若、巴金、杨朔、老舍、臧克家、郁达夫、艾思奇等,发表的作品主要表现团结抗日的主题。刊发的文艺作品以中长篇小说居多,长篇小说有艾芜的《山野》、孙凌的《大风雪》,中短篇小说有巴金的《龙》《死》、骆滨基的《吴非有》、沈从文的《秋收和社戏》。散文有巴金的《寻梦》、聂绀弩的《黄牛》。诗歌有臧克家的《无名的小屋》、穆旦的《寄后方的朋友》、绿原的《苍白者》。刊物还有大量反映前线战局的通讯报道和速写,并特辟文艺消息专栏,报道各地抗战文艺动态。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主要围绕抗战文艺创作和文艺运动中的理论问题,如周扬的《抗战时期的文学》、郭沫若的《抗战与文化》、陈伯达的《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等。刊物所发表的文学创作和评论文章对抗战初期文艺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您推荐

《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俄]涅克拉索夫着。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6月版。31万字。长篇叙事诗。写7个农民在路上相遇,就“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的问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决定靠“神奇的桌布”的帮助去..

《一个寻找自由的回忆》

《一个寻找自由的回忆》:[德]弗·迈尔着。陈训明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8.8万字。作者是联邦德国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二次大战中移居美国,在美国居住30余年,与百万富翁、电影明星、政治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广泛..

《还我自由》

《还我自由》:[捷]A.伊拉塞克着。张家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版。20万字。捷克舒马卫边区一向由当地农民荷特人警卫,以防止德国人入侵。农民们在执行警戒任务时打着有狗头徽号的旗帜、故名“狗头军”。17世纪初,..

《自由空气》

《申报·自由谈杂文选(1932—1935)》

《申报·自由谈杂文选(1932—1935)》:唐弢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3月版。26.8万字。《自由谈》是解放前上海最大的日报《申报》的文艺副刊,创刊于1911年8月24日,原来格调并不很高。1932年12月,进步作家黎烈文接任主编..

自由之路

自由之路 : 法国小说。萨特(见“恶心”)著。本书是三部曲,包括:《理智之年》、《延缓》、《心灵之死》。 第1部《理智之年》,1945年出版。中译本198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译者亚丁。小说叙述的是1938年6月的3天里发生的..

关于土地,关于自由,关于工人的命运

关于土地,关于自由,关于工人的命运 : 苏联长诗。杰·别德内依著。写于1917年。杰·别德内依(Демьян Бедный,1883—1945),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靠刻苦自学,考入彼得堡(今列宁格勒)大学。他的诗歌揭露沙皇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