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书法)

褚遂良(书法):

【小传】: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唐高宗显庆三年或四年(596—658或659)。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太宗时,历官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中书令等。高宗时封河南县公,进郡公,人称“褚河南”。后迁吏部尙书,尙书右僕射。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爲后,被贬爲爱州刺史。其书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自创一格。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爲“初唐四大家”。传世书迹有《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敎序》、《倪宽赞》、《阴符经》、《枯树赋》等。《旧唐书》卷八十、《新唐书》卷百五皆有传。

【集评】:

唐李嗣眞《书后品》:“褚氏临写右军,亦爲高足,丰艳雕刻,盛爲古今所尙。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唐张怀瓘《书断》:“善书,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眞书甚得其媚趣,若瑶台靑璅,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其行草之间,即居二公之后。”唐窦臮、窦蒙《述书赋并注》:“河南专精,克俭克勤。伏膺《告誓》,锐思猗文。恐无成如画虎,将有类乎效颦。虽价重衣冠,名高内外,浇漓后学,而得无罪乎?”

宋朱长文《续书断》:“其书多法,或敬锺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至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宋董逌《广川书跋》:“褚河南书本学逸少而能自成家法,疏瘦劲练又似西汉,往往不减铜筩等书,故非后世所能及也。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岂所谓瘦硬通神者耶。”元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欧、虞、褚深得书理,信本伤于劲利,伯施过于纯熟,登善少开阖之势。”明项穆《书法雅言》:“褚氏登善,始依世南,晚追逸少,遒劲温婉,丰美富艳,第乏天然,过于雕刻。”淸梁巘《承晋斋积闻录》:“褚遂良书全将笔提空,固是难能,然终觉轻浮,不甚沉着,所以昔人有‘浮薄后学’之议。”又,“褚字瘦硬少沉着,然自是各成一家之极品。褚字生动处即其轻飘处。”淸包世臣《艺舟双楫》:“河南如孔雀皈佛,花散金屏。”淸刘熙载《艺槪》:“欧、褚两家并出分隷,于遒逸二字各得所近。若借古书评评之:欧其如龙威虎震,褚其如鹤游鸿戱乎?”又:“褚河南书爲唐之广大敎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淸杨宾《大瓢偶笔》:“余谓登善本领全在瘦劲,瘦劲之极而媚生焉,今但言其媚则失之矣。”

为您推荐

宇文士及碑(书法)

宇文士及碑(书法):【简介】: 唐·作者不详。书于贞观十六年(642)以后。搨本。行书。78×约100cm。一九五二年陕西省昭陵出土。陕西省昭陵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三)。 【赏析】: 此碑刻立年代和撰书人姓..

孔子庙堂碑(书法)

孔子庙堂碑(书法):【简介】: 唐武德九年(626)立。虞世南撰并书。传贞观年间(627—649)仅搨数十纸赐近臣,不久石毁。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后命相王旦重刻。正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额篆书六字。今亦不传。后世主要有两种..

豆卢宽碑(书法)

豆卢宽碑(书法):【简介】: 唐永徽元年(650)立。李义府撰,无书人姓名。正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九字。额篆书“唐故特进芮定公之碑”九字。在陕西醴泉西谷村。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集评】: 明赵崡《石墨镌华》:“正书精健..

临王献之飞鸟帖(书法)

化度寺碑(书法)

化度寺碑(书法):【简介】: 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贞观五年(631)立。李百乐撰,欧阳询书。正书。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北宋庆曆初範雍见此碑,叹爲至宝,寺僧以爲石中有宝,破石求之,不得,弃之寺后。石断爲三。雍易..

那卢妻元买得墓誌(书法)

那卢妻元买得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郑上柱国邓国公故太夫义安郡夫人元氏墓誌》。郑开明元年(618)五月刻。隷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50×50cm。侧一行,行六字。盖阳文篆书“大郑邓公太夫人故义安夫人元氏墓誌”..

汝南公主墓誌(书法)

汝南公主墓誌(书法):【简介】: 唐·虞世南书。时在贞观十年(636)。今传爲旧摹本。纸本。行书。十八行,共二百二十字。26.3×39.5cm。现藏上海博物馆。宋《宣和书谱》、米芾《书史》、周密《云烟过眼录》等着录。上海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