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王羲之长风帖(书法)

摹王羲之长风帖(书法):

【简介】:

唐·褚遂良书。硬黄纸本。草书。凡两段。第一段三行,第二段八行。本幅27.5×40.9cm。拖尾三段,一段27.5×102.4cm。二段27.5×73.6cm。三段28×53.9cm。《石渠宝笈初编》着录。载《故宫书画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今载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一)。

【集评】:

唐李嗣眞《书后品》云:“褚氏临写右军,亦爲高足,丰艳雕刻,盛爲当今所尙。但恨乏自然历勤精悉耳!”宋朱长文《墨池编》谓:褚遂良“师逸少之法,瘦硬有余”。明项穆《书法雅言》谓褚氏书“遒劲温婉,丰美富艳。第乏天然,过于雕刻”。

【赏析】:

褚氏爲初唐名家,张怀瓘谓其“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可见其对右军书法的渊源关係。看他自己的行草创作,便可明显地看出他的才力、功夫以取法右军所取得的成就。但此卷爲临书,则难以自由地展现出他的创作才能。任何临书,都难以完全摆脱被临作品的窠臼,而唐人对右军书更难擅自越出轨道。前人批评褚氏在临右军书时雕刻过分,缺乏自然,这当然是对的;但也未免苛求于古人。値得肯定的是:越是缺乏自然越是接近右军原作,则此卷的价値首先在于大致保持了右军此卷的基本面目;其次,看褚氏运笔健劲而丰腴,内涵充实,骨肉停匀,显示出个人的功力。其不足处,凡两字牵丝或笔画连接处,都有着明显的斧凿痕,或本可连接却又不得不停顿,这是临书难以避免的缺憾,不能过于苛求。

为您推荐

孔子庙堂碑(书法)

孔子庙堂碑(书法):【简介】: 唐武德九年(626)立。虞世南撰并书。传贞观年间(627—649)仅搨数十纸赐近臣,不久石毁。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后命相王旦重刻。正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额篆书六字。今亦不传。后世主要有两种..

豆卢宽碑(书法)

豆卢宽碑(书法):【简介】: 唐永徽元年(650)立。李义府撰,无书人姓名。正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九字。额篆书“唐故特进芮定公之碑”九字。在陕西醴泉西谷村。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集评】: 明赵崡《石墨镌华》:“正书精健..

那卢妻元买得墓誌(书法)

那卢妻元买得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郑上柱国邓国公故太夫义安郡夫人元氏墓誌》。郑开明元年(618)五月刻。隷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50×50cm。侧一行,行六字。盖阳文篆书“大郑邓公太夫人故义安夫人元氏墓誌”..

杜夫人郑善妃墓誌(书法)

宫人丁氏墓誌(书法)

宫人丁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隋故宫人司餝丁氏墓誌铭并序》。隋大业十一年(615)八月刻。正书。十四行,行十五字。405×405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城西后洞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

皇甫君碑(书法)

皇甫君碑(书法):【简介】: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诞碑》。无年月。于志宁撰,欧阳询书。正书。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据《金石萃编》:“碑高七尺六寸,宽三尺八寸。”额篆书:“隋柱国宏议..

等慈寺碑(书法)

等慈寺碑(书法):【简介】: 全称《等慈寺塔纪铭》。唐贞观十一年(637)后立。颜师古撰,无书人姓名。正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五字。额阳文篆书九字。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丈一尺四寸,宽四尺六寸,在河南汜水县。淸嘉庆以前旧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