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碑(书法)

段志玄碑(书法):

【简介】:

唐·无书人名氏。贞观十六年(642)立。搨本,正书。凡三十二行,行六十五字。在陕西醴泉九巙山昭陵。《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集评】:

明赵崡《石墨镌华》:“正书中时作一二笔分隷,是六代遗习。”

【赏析】:

细细品味这通无名氏碑,感到它在书法风格上旣似欧又似虞。似欧处在于以险劲见长,用笔挺拔,虽然其峭峻的风骨稍差;似虞处在于其用笔遒劲处又显圆润,字形稳健中又见端庄,虽然其轩昂的韵致稍逊。

同时,这通碑虽然作正书,但是其中却带有隷书的点画形态。这也是和初唐书法的渊源有关。当时书家大都取法乎王羲之,而王羲之的楷书、行书,早期即脱化于隷书。“隷贵精而密”,王书笔致紧敛的特点,就是隷书精密的反映。在王羲之后期的书法中,已不露隷书的痕迹了。但是,初唐书家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楷书中有意露出隷书的笔画痕迹,字形宽绰,用笔瘦劲,不仅变化丰富,而且姿态优美。褚遂良的《孟法师碑》、《雁塔圣敎序》、《伊阙佛龛记》等楷书杰作是这样,这通无名氏的《段志玄碑》也是这样。

为您推荐

孔子庙堂碑(书法)

孔子庙堂碑(书法):【简介】: 唐武德九年(626)立。虞世南撰并书。传贞观年间(627—649)仅搨数十纸赐近臣,不久石毁。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后命相王旦重刻。正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额篆书六字。今亦不传。后世主要有两种..

豆卢宽碑(书法)

豆卢宽碑(书法):【简介】: 唐永徽元年(650)立。李义府撰,无书人姓名。正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九字。额篆书“唐故特进芮定公之碑”九字。在陕西醴泉西谷村。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集评】: 明赵崡《石墨镌华》:“正书精健..

化度寺碑(书法)

化度寺碑(书法):【简介】: 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贞观五年(631)立。李百乐撰,欧阳询书。正书。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北宋庆曆初範雍见此碑,叹爲至宝,寺僧以爲石中有宝,破石求之,不得,弃之寺后。石断爲三。雍易..

那卢妻元买得墓誌(书法)

摹王羲之长风帖(书法)

摹王羲之长风帖(书法):【简介】: 唐·褚遂良书。硬黄纸本。草书。凡两段。第一段三行,第二段八行。本幅27.5×40.9cm。拖尾三段,一段27.5×102.4cm。二段27.5×73.6cm。三段28×53.9cm。《石渠宝笈初编》着录。载《故宫书..

杜夫人郑善妃墓誌(书法)

杜夫人郑善妃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华阳王长史杜府君夫人郑氏墓誌铭》。隋大业十三年(617)十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一字。48×47.5cm。河南洛阳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宫人丁氏墓誌(书法)

宫人丁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隋故宫人司餝丁氏墓誌铭并序》。隋大业十一年(615)八月刻。正书。十四行,行十五字。405×405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城西后洞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