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伯年妻陈平愸墓誌(书法)

长孙伯年妻陈平愸墓誌(书法):

【简介】:

东魏武定二年(544)四月刻。正书。五行,行八至九字不等。23×21.2cm。石曾归鄞县马叔平。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此誌章法疏朗,行文自然,结字大小参差,如“四”之扁与“妻、督”之长形成鲜明对比。通篇活泼自然,字裏行间透露出一种奇崛的性格。

该志中旣存楷法,又含隷意,用笔多变,方圆兼而用之。如“铭”字结字扁平,“金”字係楷法用笔;“名”字边却折笔方正,隷意实足。“豫”字“予,,字旁隷意甚浓,“象”字边楷意绵绵。又如“伯”字转折处稳健,以圆笔爲之,而“中”字折处方正。该誌乃由隷向楷转变时期的作品,从碑中可以看出有些用笔和结体处于雏形。如“定、夫、大”等字捺画入笔柔弱,收笔臃肿。“陈、愸”等字的结体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尽管该誌处于不成熟时期作品,并稍透脂粉气,然整个章法的变化,充满意趣的结体,仍不失北方民族天眞稚朴之气和不拘定法的时代特徵。

为您推荐

李洪演造像记(书法)

李洪演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邑子李洪演造像颂》。东魏武定二年(544)三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九字。右题名一行,左题名三行。21.6×78.2cm。旧在河南穫嘉县南三十里法云寺。 【赏析】: 此记也是魏碑中较爲成熟..

贤愚经卷第二(书法)

贤愚经卷第二(书法):【简介】: 该卷书于西魏时期大统十一年(545)以前。黄麻纸质。首阙尾全。存四百四十七行,行十七字。每行高19.2cm,宽1.65cm。736×24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解放后入藏..

张保洛刘袭薛光炽等造像记(书法)

张保洛刘袭薛光炽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七年(549)十二月刻。正书。十二行,行七字。淸王昶《金石萃编》载:“宽一尺四寸。”四面刻。张廷济云旧在沧州,汾阳田几携石至京师。曾归山西张鹗拳。《中国书法大辞典》..

道深昙愍等造像记(书法)

王双虎等造像记(书法)

王双虎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二年(544)十二月刻。正书。记七行,行十三字。题名六列。在山东东阿。《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与后世的丰碑巨碣不同,造像记之作多出石匠人之手。其作者一般并无多高..

杜照贤等造像记(书法)

杜照贤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二年(546)十一月刻。正书。记两列共十三行,行七至十五字不等。上题名一列十三人;下题名两列,列十三行。右有记年一行,係从西魏《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移刻于此。《杜贤明刻石》有..

王惠略造灵塔记(书法)

王惠略造灵塔记(书法):【简介】: 全称《王惠略合邑五十人等造灵塔记》。东魏武定五年(547)七月刻。正书。十一行,行十四字。后题名三列,列十七行。河南图书馆藏石。《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魏碑、造像记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