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诵德碑(书法)

关胜诵德碑(书法):

【简介】:

全称《冀州刺史关胜诵德碑》。亦称《关德显记德碑》。东魏武定八年(550)二月立。正书。额亦正书“魏故冀州刺史关显颂德之碑文永记”四行,十五字。阴有题名。旧在山西平定北四十里千亩坪。《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此碑漫漶严重,一片苍莽。但就一些较完好的字来看,其结体精紧峭拔,用笔方折有力,很有欧阳询、柳公权楷书之神理(如第一行“天”字、“毕”字,第二行“有”字,第三行“雄”字、“剑”字、“顿”字,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从而形成了此碑书法险峻遒丽的风格特色。

但其庐山面目却又掩映于斑痕泐迹之间,如云山雾海之中时隐时现的峭壁断崖,令人遐想。文字的模糊不淸,从历史的角度、书法的角度看,自然是一种损失。但仅从审美效果的角度看,却也是一种意外的收穫。书家是创造不出这种作品的。对审美来说,只要能提供美感的,就是好作品,本来面目问题原无关紧要。在这裏,枯木朽株未必不及金银珠宝。

为您推荐

李洪演造像记(书法)

李洪演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邑子李洪演造像颂》。东魏武定二年(544)三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九字。右题名一行,左题名三行。21.6×78.2cm。旧在河南穫嘉县南三十里法云寺。 【赏析】: 此记也是魏碑中较爲成熟..

贤愚经卷第二(书法)

贤愚经卷第二(书法):【简介】: 该卷书于西魏时期大统十一年(545)以前。黄麻纸质。首阙尾全。存四百四十七行,行十七字。每行高19.2cm,宽1.65cm。736×24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解放后入藏..

张保洛刘袭薛光炽等造像记(书法)

张保洛刘袭薛光炽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七年(549)十二月刻。正书。十二行,行七字。淸王昶《金石萃编》载:“宽一尺四寸。”四面刻。张廷济云旧在沧州,汾阳田几携石至京师。曾归山西张鹗拳。《中国书法大辞典》..

道深昙愍等造像记(书法)

王双虎等造像记(书法)

王双虎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二年(544)十二月刻。正书。记七行,行十三字。题名六列。在山东东阿。《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与后世的丰碑巨碣不同,造像记之作多出石匠人之手。其作者一般并无多高..

杜照贤等造像记(书法)

杜照贤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二年(546)十一月刻。正书。记两列共十三行,行七至十五字不等。上题名一列十三人;下题名两列,列十三行。右有记年一行,係从西魏《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移刻于此。《杜贤明刻石》有..

王惠略造灵塔记(书法)

王惠略造灵塔记(书法):【简介】: 全称《王惠略合邑五十人等造灵塔记》。东魏武定五年(547)七月刻。正书。十一行,行十四字。后题名三列,列十七行。河南图书馆藏石。《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魏碑、造像记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