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略造灵塔记(书法)

王惠略造灵塔记(书法):

【简介】:

全称《王惠略合邑五十人等造灵塔记》。东魏武定五年(547)七月刻。正书。十一行,行十四字。后题名三列,列十七行。河南图书馆藏石。《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魏碑、造像记书法所以皆不失古朴淳眞之趣,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尙未步入唐代楷书那样的高度格式化、规範化。这从《王惠略造灵塔记》中也可获得确证。无疑,此记书法也已近楷,有些字若置于盛唐楷书中也未必逊色。但与此同时,不少字在结体与用笔上却处处透露出隷书、行书、甚至篆书的意趣。因而其整体风貌还是眞态可掬、古意盎然的。

从书法史的角度看,规範化、风格化是历史进步、艺术成熟的表现。但极端的规範化、风格化却又会导致僵化、单一、乏味。因而如《王惠略造灵塔记》这样的作品,当时虽是书体衍变中尙未定形与作者于书艺未必深晓的历史产物,今天却能够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大放异彩。大槪只有在审美领域,才存在这种历史性的超越现象,即以今人之心代替古人之心的现象。

为您推荐

李洪演造像记(书法)

李洪演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邑子李洪演造像颂》。东魏武定二年(544)三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九字。右题名一行,左题名三行。21.6×78.2cm。旧在河南穫嘉县南三十里法云寺。 【赏析】: 此记也是魏碑中较爲成熟..

贤愚经卷第二(书法)

贤愚经卷第二(书法):【简介】: 该卷书于西魏时期大统十一年(545)以前。黄麻纸质。首阙尾全。存四百四十七行,行十七字。每行高19.2cm,宽1.65cm。736×24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解放后入藏..

张保洛刘袭薛光炽等造像记(书法)

张保洛刘袭薛光炽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七年(549)十二月刻。正书。十二行,行七字。淸王昶《金石萃编》载:“宽一尺四寸。”四面刻。张廷济云旧在沧州,汾阳田几携石至京师。曾归山西张鹗拳。《中国书法大辞典》..

道深昙愍等造像记(书法)

王双虎等造像记(书法)

王双虎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二年(544)十二月刻。正书。记七行,行十三字。题名六列。在山东东阿。《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与后世的丰碑巨碣不同,造像记之作多出石匠人之手。其作者一般并无多高..

杜照贤等造像记(书法)

杜照贤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二年(546)十一月刻。正书。记两列共十三行,行七至十五字不等。上题名一列十三人;下题名两列,列十三行。右有记年一行,係从西魏《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移刻于此。《杜贤明刻石》有..

王贰郞绾率法义三百人等造石像记(书法)

王贰郞绾率法义三百人等造石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靑州北海郡都昌县山东新王村维那王贰郞绾率法义三百人等造石像》。东魏武定二年(544)二月刻。正书。记七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九字不等。题名十一列,列十七行。上像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