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啸仙司马尊兄屏(书法)

赠啸仙司马尊兄屏(书法):

【简介】:

淸·赵之谦书于同治八年(1869)。纸本。共四幅,第一、二幅篆书,第三、四幅隷书;第一幅凡三行,三十二字,第二幅凡三行,三十五字,第三幅凡三行,四十二字,第四幅凡四行,四十三字,共二百一十字。每幅均176.3×47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一位书法家成熟的标誌,是他不同字体,不同情调的作品都具有统一的个人风格。赵之谦所有作品都统一于他对魏碑的理解与把握。

淸代中叶以来碑学的兴起,使一大批书法艺术家把魏碑作爲自己锤炼基本技巧的範本,赵之谦即爲其中之一。但他从魏碑中取用了与衆不同的东西。

他取用了魏碑中柔美的一面,并着力加以夸张—这不由使人猜测,如果他不是生活在碑学极盛的晚淸时期,他会不会选择魏碑作爲他的基点?

作品用笔很周到,但绝无挺拔感;线条流畅,但似乎是紧贴着一个什么弧形的物体流下,具有一种强烈的依附感。—篆书中这一点尤爲明显。

结构疏密有致。但那些小心翼翼地处理的平行线,使点画节奏变化似应带来的活泼感相抵牾。

隷书中某此点画肥软、笨拙,也与整个作品情调不合。

邓石如所开创的道路—在篆书隷书中追求书写意味而使古代碑刻重新获得生命力,在赵之谦笔下,已经流爲线条内部过分夸张的运作。赵之谦对笔法的驾驭能力是不能否认的,在他以一名县令的身份用硃笔批写的公文上,显示了他作爲一位眞正的书法艺术家的一面。—这也许是书法艺术晚近以来越来越难以避免的一种僵局:过于强烈的创作意识几乎使一位有才华的艺术家完全变成一位匠人,而他眞正的艺术才能却只有在远离艺术的场合中展现。

赵之谦暗示着一种趋势。

为您推荐

赠少卿尊兄七言联(书法)

赠少卿尊兄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杨沂孙书。纸本。行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杨沂孙以篆书着称于世,他的行书一般少见,但写得也很好,此行书七言对联就是一..

七言诗四条屏(书法)

七言诗四条屏(书法):【简介】: 淸·何绍基书。纸本。行书。凡四幅,每幅三行。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赏析】: 此帧行书自作七言诗四屏之一,信手涂抹,点画狼藉,当是道州晚年人书俱老,炉火纯靑之作。 道州作书,纯以神行,..

赠文卿仁兄同年大人八言联(书法)

赠文卿仁兄同年大人八言联(书法):【简介】: 淸·赵之谦书于同治七年(1868)。纸本。楷书。八言联一幅。上下联正文十六字,款二十七字,共四十三字。165.1×43.7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此幅作品是赵之..

临江仙词轴(书法)

蔡邕传条屏(书法)

蔡邕传条屏(书法):【简介】: 淸·杨沂孙书于同治九年(1870)。纸本。篆书。凡四条,每条均三行,共一四七字。每条均138.3×31.3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杨沂孙係淸代晚期着名书家。擅篆、隷二体。于后..

隷书五言联(书法)

隷书五言联(书法):【简介】: 淸·杨岘书于光緖二十年(1894)。纸本。隷书。凡上下联正文十字,款九字。共十九字。日本东京书坛院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隷书五言对联:“南山有高稜,北极见羁羽”。杨岘..

千字文册(书法)

千字文册(书法):【简介】: 淸·张裕钊书。纸本。楷书。每页29×29.2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在晚淸书坛上,张裕钊是碑学中兴的代表人物。以其个性鲜明的独特书风,博得“千年以来无与比”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