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秋谷九兄同年七言联(书法)

赠秋谷九兄同年七言联(书法):

【简介】:

淸·胡澍书。纸本。隷书。七言联一则。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七字,共三十一字。刊于《历代楹联名迹》。

【赏析】:

东汉隷书气象万千,炉火纯靑,日臻完美。降至魏晋已是强弩之末,明显退化。到了隋唐更是急剧下降,几乎奄奄一息。而在淸代中叶隷书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敢于作爲的书法家们超越唐宋,直追汉隷,认眞学习诸家风格,附之个人情怀,重新再现隷书的古拙、含蓄的艺术面貌。新涌现的隷书书家之多,水平之高,阵容之大,塡补了唐宋以来书坛的不足。例如集分书之成的伊汀洲,集隷书之成的邓顽伯都是首屈一指的书家。胡澍隷书也非同一般,他能高瞻远瞩,兼收各家书体之长,融会贯通于胸中,振笔落墨,时时出奇制胜,堪称异军突起。

他的隷书七言联结构稳而不失于俗,用笔苍老而不失于枯涩,运笔爽朗而又坚实,用墨丰腴湿润而不失肥滞。这联力作一望而知是出于汉碑,用笔取法北碑,故其隷书有北碑之意。在取法《华山庙碑》、《孔庙碑》等碑刻中,又能去粗取精,并大胆地揉进了邓石如、赵之谦等人的若干成份,具有森严古朴的特色,旣能化刚爲柔,力追雄伟大度,严谨端庄,又能恣肆酣畅,生动活泼的特色。而且在古朴中见妩媚、骨力中见秀润,二者互施得宜。

总之,用笔有篆书的圆通,以中锋爲主,方圆互施,痛快爽利,万毫齐发,力透纸背;行笔稳健坚实,奇古灵动;笔法旣保持了汉隷逆势起笔、藏头露尾的特点,又大胆地取法北碑,旣能化刚爲柔,又能流露出雄峻爽劲的慓悍之气,结体充实宽搏,拙媚相生,撇捺舒展开张,犹如强健的手足,稳稳撑开,寓示着一种宽阔、雄浑而奔放的意境。

为您推荐

临江仙词轴(书法)

临江仙词轴(书法):【简介】: 淸·曾国藩书于咸丰元年(1851)。绢本。凡五行,六十七字。95.4×37.4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乍看此书,似觉其不会用笔:横、撇过于直重,捺画则一味取反势,显得造型笨拙、情趣..

隷书五言联(书法)

隷书五言联(书法):【简介】: 淸·杨岘书于光緖二十年(1894)。纸本。隷书。凡上下联正文十字,款九字。共十九字。日本东京书坛院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隷书五言对联:“南山有高稜,北极见羁羽”。杨岘..

千字文册(书法)

千字文册(书法):【简介】: 淸·张裕钊书。纸本。楷书。每页29×29.2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在晚淸书坛上,张裕钊是碑学中兴的代表人物。以其个性鲜明的独特书风,博得“千年以来无与比”的高度评价。..

行楷八言联(书法)

临西岳华山庙碑四条屏(书法)

临西岳华山庙碑四条屏(书法):【简介】: 淸·杨岘书。纸本。隷书。每条均二行,共七十一字。每条均178.2×46.9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见山隷书学《礼器碑》,运笔犀利,有汉简中工整一路之味。此四帧临..

赠枫臣仁兄大人七言联(书法)

赠枫臣仁兄大人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张裕钊书。纸本。行书。七言联一则。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三字。共二十七字。刊于日本《江南游》。【赏析】: “曾门四弟子”之一张裕钊的书法端庄、凝静,淸拔劲洁,茂密安详,富于..

山谷题跋语四条屏(书法)

山谷题跋语四条屏(书法):【简介】: 淸·何绍基书。纸本。行书。凡八行,共七十四字。97.5×48.9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 【赏析】: 蜚声于晚淸的书家何绍基,书法得颜眞卿及《张黑女墓誌》神韵,气浑韵厚。此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