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善扬(书法)

钱善扬(书法):

(1765—1807)淸中叶篆刻家。字顺甫,一作愼夫,号几山,又号麂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淸初画家钱戴之孙,画竹石花卉,渊源家学传其祖法,能得写生趣;兼善山水,画法神似董其昌。

钱善扬长于金石考据,善鑒定,刻印不求时尙,以汉印爲宗,于汉私印临摹功夫甚深。印章风格苍茫古朴,疏密处理别出心裁。

白文“小名都官”是钱善扬自用印。刻印乃文人雅事,以小名镌之印章殊不多见。自吴昌硕刻“小名鄕阿姐”后,时人以爲颇有童趣、诙谐幽默,谓缶老创制,并接踵效仿。淸道人李梅庵有“阿梅”印,即是一例。实际上早于吴昌硕半个多世纪的钱善扬已有此戏作。此印四字位置似极平常,然疏密相宜,直类汉代私印。钱善扬治印不去作巧弄奇,迎合时俗,而是执着追求以汉爲宗,遂得正气。此印虽小,但格局甚大,亦可见钱善扬风格之一斑。

“无不利”白文三字,仿汉铜印,劲健中含浑穆之气,字的结体上小下大略成梯形状,神完气足、浑成一体,用双刀法刻成。后世常熟赵古泥以此种形式自成一派,其章法、刀法均可窥见钱善扬之影响。

“麂山”朱文印,篆法类《天发神谶碑》,钱善扬没有简单地照搬入印,而是取其神,得其气势,印文字体结构奇险,章法布白自然,方寸之间,刻得有笔有墨,在钱善扬诸印中,此印可谓别有面目。

为您推荐

沈复(书法)

沈复(书法):(1763—1807以后)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擅长诗文,且擅绘山水花鸟,篆刻亦精。他写的《浮生六记》,有较高的文学性,是祖国文学史上的一朶奇葩。淸末文人潘锺麐(瘦羊)发现此书后,叹它爲离骚之外篇,云仙之续记。他幼时..

翁大年(书法)

翁大年(书法):(1760—1842)淸代篆刻家、金石理论家。字卡均,号陶斋,江苏吴江人。精于金石考据之学,着述甚富,有《古官印志》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斋金石考》二卷、《陶斋印谱》二卷、《瞿氏印考辨..

潘西凤(书法)

潘西凤(书法):潘西凤,字桐冈、悔桥,号老桐、天姥山樵,浙江天台人。生卒年不详。从高凤冈“交手垂致词,尔汝刻心知……本皋徙重人,白髮垂丝丝”(《送潘悔桥归天台省墓》)看,年龄和郑板桥相仿佛。尝受业于王澍(虚舟)之门。虚舟..

董洵(书法)

汪士愼(书法)

汪士愼(书法):汪士愼(1686—1759)淸着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篆刻成就很高,力变前人旧习,以秦汉印玺的优秀传统爲借鑒,取法小篆,结合缪篆,结体打破成规,自出机杼,入古出今,自成一家。传世作品不多,然俱佳妙。 白文“汪士愼”爲自..

陈豫锺(书法)

陈豫锺(书法):(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出生于金石世家,对文字学深有研究。善画竹兰,书得李阳冰法,篆刻师承丁敬,与陈鸿寿是知友,常一起去请敎蒋仁、黄易、奚冈,研讨篆刻。着有《明画姓氏韵编》、《求..

巴慰祖(书法)

巴慰祖(书法):巴慰祖(1743—1793)字予藉,又字子安,号隽堂,又号莲舫,安徽歙县人。《扬州画舫录》《扬州画苑录》均称其“居扬州”。《歙县志》中列巴慰祖传略,即是从扬州汪中所作《巴予藉别传》中节录的。巴慰祖之兄巴源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