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考古学

    词典考古学 :

词典考古学是以考古学的方法对相关词典进行历时考证和比较研究的学科,定位于辞书发展历史对比,包括相同辞书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源于同一母本编写的不同辞书之间的比较,同一出版社出版的不同辞书之间的历时比较等。通过比较,揭示、挖掘不同辞书在历时演变中的各种相互关系,如内容、历史和亲源等方面的关系等。这构成了词典考古学研究的两个视角(以下以汉语辞书的词典考古研究为例):

视角一,语言史视角。从不同辞书的内容对比中,研究语言演变的规律。例如,在汉语演变研究方面,词典考古学与汉语史研究有交叉,它们都是研究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的历时发展演变规律。但二者的研究材料有所不同:汉语史中的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文字史等研究所依托的语料是面向全部口语和书面语资料的,既有辞书中经过系统整理和统一编码的语言本体材料,也有散见于各类文献中的离散式原始语料,而词典考古研究的语料对象只是相关辞书所收录的有演变脉络可寻的内容。由于辞书语料已被语言学家、学科专家进行过系统加工和整理,所以用词典考古方法研究语言事实发展规律更直接、更集中、更权威,但在广度、深度和多样性方面,与汉语史的研究语料相比,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图1 《说文解字》(内文)

视角二,词典史视角。通过辞书纵向和横向历时对比,对汉语辞书进行推源和系源,并梳理辞书编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①通过横向历时对比,发掘不同辞书的内在历史和编纂风格的关联性,确定谱系关系,将相关辞书系联成一个体现着时间前后顺序的、类似同源词“词族”的辞书家族或辞书族系,体现辞书的家族化、集群化、系列化的特点,这个工作可称为“辞书推源与系源”。例如,古代“六书”系辞书(《说文解字》《六书故》《六书统》等),“雅书”系辞书(《尔雅》《广雅》《埤雅》《别雅》等),字典系辞书(《玉篇》《类篇》《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在对各系列辞书编纂理念与方法的对比中,可归纳这些辞书之间的渊源关系、互相影响、递相继承方面的特点,确定不同辞书的亲属关系,使辞书学的研究范式由个案、离散走向系统、整合。②通过纵向历时对比,发掘同一辞书不同历史版本对语言描述方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经典辞书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会有一系列修订版本,例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源》《辞海》等都有若干修订版本,通过对各版本辞书收词、释义和注释等信息项处理方式的对比,可归纳出后续版本编纂思路和方法的继承和创新,有效推动词典编纂理论和方法的进步。

图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封面


词典考古学认为,词典编纂和评论首先要理解前人编纂的辞书,在辞书对比中继承、发展编纂和评论技术,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这对培养辞书学家和指导辞书评论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不同历史时期的辞书也是其社会文化的写实,词典考古研究可对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为您推荐

[圣经]考古学

[圣经]考古学:研究古物,尤其是史前时代遗物的科学,它与《圣经》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界通常把借考古证明《圣经》所载称为“圣经考古”,并因此产生了圣经考古学这一分支。..

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66)

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本书分为书目和报刊资料索引两部分。书目部分,收录中国考古学及有关论着共537种,分为总类、田野考古资料、考古学分论、考古..

《考古学论文集》

《考古学论文集》:夏鼐著,科学出版社出版,1961 年出版。是作者关于中国考古学的论文集,共收论文 10 篇。从内容上看,共有三类:第一类为我国原始社会遗存的调查和发掘报告,如《齐家期墓葬的发现及其年代的考订》。第二类为对..

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➀

《民族考古学初论》

《民族考古学初论》:容观等着。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版。15万字。分别论述民族考古学的定义、范围、历史、理论观点方法,并附实例。认为:由于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而存在于行为之中的文化差异完全可以作为解释和分..

《西汉南越王墓(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四十三号)》

《西汉南越王墓(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四十三号)》: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80万字。2册。1983年发掘的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是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主为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墓中出土1000..

《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杨鸿勋着。文物出版社1987年4月版。39万字。收论文19篇,内容包括新石器时代人们聚居的西安半坡、郑州大河村、浙江河姆渡等遗址,夏、商时代的二里头宫室、盘龙城宫殿,西周歧邑的建筑,秦代咸阳宫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