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对象

    释义对象 :

在词典中表现为词目词或词头。词目词是一个语言单位,但它指称或描写客观世界的事物、行为、品质和关系。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首先把释义对象区分为“名”和“物”。释名适用于语文词典或词汇性释义,而释物适用于百科词典或百科释义。

在词典学研究中,“名”作为释义对象先后被看作是语言标本、孤立的词汇单位、词典词,或是专用于查考的单位,其性质不同于自然语言的词。然而,从语言的本质来说,词目词只是从语言系统或网络中截取的片段或语段,即能从语言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有一定含义、能独立使用的任意语言单位:词素、单词或合成词等。从语言系统上讲,它是语言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其他片段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关联。蕴涵在这些“联系”中的潜值就是语言在交际中反映出的各种属性。词典释义就是要揭示这些属性,在词典中还原或重构这种联系。

为您推荐

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 : 和采访者处于采访关系中、被采访的人物和客观事物。包括采访者为获取新闻事实而访问的人物,或主动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的人,如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新闻发布人..

对象性节目

对象性节目 : 为特定对象开办的广播、电视节目。对象性节目一般根据听众、观众的年龄、职业等方面的特点设置,如《七色光》、《小喇叭》、《金色年华》、《人民子弟兵》、《对农村广播》等。80年代..

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

广播对象性教育节目 : 向各类特定对象播出各种教育节目的总称。广播社教节目形式之一,相对于非特定对象的普遍教育节目而言。广播宣传要有针对性,针对听众需要进行广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

预测对象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美学概念。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禀赋能力的种种本质力量;而能够证实和实现人的种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则独立于人之外。因此..

对象性电视节目

对象性电视节目是指向特定对象播出,并侧重表现特定范畴的一种节目形态。对象性电视节目也是电视节目从广播向窄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节目形式。对象性电视节目一般根据观众的年龄、性别、职业及其他方面的特点分别设置。..

宣传对象(新闻)

宣传对象 : 在宣传过程中宣传者对其进行灌输、鼓动、劝说、诱导的个人或群体,亦称受传者或受众。宣传对象是任何一种宣传活动的必备要素,是实现宣传目的的终点。宣传对象自身的利益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他们接受宣传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