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纯洁

    语言纯洁 :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国内语言混乱、不统一的情况,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规范本国官方语言,抵制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变化,强调语言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二是消除外族语的影响、保持本族语的同质性。语言纯洁自古有之,针对外来语的影响而开展的语言纯洁活动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受到重视。语言纯洁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法国,当时是为了抵制大量拉丁语涌入法语。后来在德国、捷克、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都爆发过大规模的语言纯洁运动。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关于汉语纯洁的讨论也引发全面关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英语以空前的速度大量涌入其他语言,很多国家主张在本民族语言中剔除英语的入侵。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语言在全世界开始流行,语言纯洁也开始包括抵制网络用语。

历史证明,很多过度的语言纯洁都是不成功的,语言只要在使用中,就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就不可能绝对纯洁。尤其在全球化时代,语言更不可能保持完全纯洁。与“语言纯洁”密切相关的概念是语言规范。通过政府部门制定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异成分及用法,进行妥善处理。

为您推荐

互动社会语言学

互动社会语言学 : 它是20世纪70~80年代在交际民族志学影响下发展出来的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属于微观社会语言学的一种形式。其理论框架,一般认为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J.J.甘伯兹和社会学家E.高夫曼..

《法律、语言与权力》

《法律、语言与权力》 : 《法律、语言与权力》封面廖美珍主编的《法律语言学译丛》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原著为英文版,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2005年出版第二版。中文译者是程朝阳,由法律..

语域

语域 : “语域”这一术语最早由T.B.W.雷德1956年提出,用来描述语言运用变体,韩礼德等人继承了B.马林诺夫斯基提出、J.P.弗斯发展了的语境理论,自1964年开始发展了语域分析。西方学者对“语域”所指有不..

双语教育

英语

英语 : 全世界约20亿人使用英语,占世界人口的1/3。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超过3.6亿,在世界上位居第三,排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之后;英语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约4.2亿。与其他语言相比,英语分布区域和使用范围最广,被称..

观察者矛盾

观察者矛盾 : 观察者的悖论最早由拉波夫提出。拉波夫认为,社会语言学的目的是要研究人们在不被系统观察下是如何谈话的,而要获得自然的语料调查者又不得不进行系统的观察。拉波夫对观察者矛盾的界定是:..

《语言变异和变化》

《语言变异和变化》 : 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语言学系的S.F.基斯林,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全书分4个部分,共10章。第一部分由三章构成,介绍了语言变异的问题和方法。其中,第一章介绍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