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矛盾

    观察者矛盾 :

观察者的悖论最早由拉波夫提出。拉波夫认为,社会语言学的目的是要研究人们在不被系统观察下是如何谈话的,而要获得自然的语料调查者又不得不进行系统的观察。拉波夫对观察者矛盾的界定是:为了获得语言学理论最重要的材料,不得不观察人们是在不被观察时是怎么说话的。矛盾的根源在于,系统的观察肯定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语言表现,使得他们的言谈状况不够自然。这就势必使得调查者陷入一种困境之中。

观察者矛盾类似其他学科的“实验者效应”,即研究者要确保收集的材料没有受到调查过程的影响。产生这种矛盾的前提是社会语言学对口语和自然语料的重视。拉波夫提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土语原则”,即应该获得本地言语社区最自然的语言材料。社会语言学家越是重视土语原则,越是需要获得最自然的语料,也就越需要调查过程不受调查者的影响。为了解决观察者的矛盾,减少实验者效应,拉波夫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调查技术,例如快速匿名调查法、社会语言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其中最著名的社会语言学访谈法,调查者询问一些如“童年游戏、死亡危险”的话题,能够获取自然风格的谈话材料。拉波夫指出,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克服观察者矛盾,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为您推荐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 : 其中的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种语言。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的科目(例如地理课、数学课、历史课等)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

《语言变异和变化》

《语言变异和变化》 : 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语言学系的S.F.基斯林,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全书分4个部分,共10章。第一部分由三章构成,介绍了语言变异的问题和方法。其中,第一章介绍了语言..

顺应论

顺应论 : 由比利时语言学家J.维索尔伦在1987年提出,1999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他认为,语用是一种社会行为,语用学应从认知、社会、文化的综观角度出发,研究表达行为方式的语言现象的有关用法,顺应论是其核..

旁遮普语

《法官语言》

《法官语言》 : 《法官语言》封面作者主要运用 A.N.乔姆斯基 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来论述法官的语言,尤其是法官对立法的解释。 廖美珍主编的《法律语言学译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 L.M.索兰 ,原..

语言协调

语言协调 : 语言会因为时间、空间的转移发生变异,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为了有效地沟通,不同空间的语言主体会主动地对语言差异进行协调工作。按照可能性、迫切性等原则,语言协调应该分步骤、分层次展开,区..

《海外华文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 : 《海外华文教育》封面季刊。2000年正式创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汉语及汉语教学》《课程改革》《师资纵横》等。旨在进一步加强同海内外华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合..